《財訊雙週刊》隔週四出刊,1974年創刊,是台灣財經雜誌中,最資深權威的財經專業媒體雜誌是創造兩岸三地政經投資理財議題,洞燭市場的先行者。
根據《財訊》報導,台灣世曦是國內工程顧問公司龍頭,前身為中華顧問工程司,成立於推動10大建設的時代;3年前施義芳接手董座後,不僅加速完成金門大橋,也參與台積電寶山廠的設計規畫。 去年10月底連接
根據《財訊》報導,力晶持股2成的晶合集成,過去3年營收增加近7倍,規模直逼中國第3大本土晶圓廠華潤微;隨著晶合集成掛牌上市,力晶的兩岸布局是否又到了新的轉折點? 5月5日,力晶科技旗下的晶合集成
歷經與大立光長達9年的訴訟案,如今的先進光似乎不一樣了;除了技術能力提升外,董事長高維亞也透露將啟動轉型計畫。 根據《財訊》報導,今年,光學大廠先進光曝光度極高,先是繼蘋果筆電之後也成為iPad
全球不斷升息,非投資等級債券雖然已出現動輒8%以上的殖利率,但經濟停滯甚至衰退疑慮升高,也得提防違約率上升的風險。 根據《財訊》報導,全球升息腳步尚不見盡頭,債券殖利率已經迎來史上投資老手都沒看
根據《財訊》報導,被視為台北市東區百億危老大案的「連雲玥恒」,意外傳出地主集結舉牌抗議事件;為避免爭議發生,未來不論是地主或住戶,都應釐清攸關重建分配的3大關鍵。 被視為台北市東區百億大案的「連
根據《財訊》報導,今年台積電技術論壇上,揭露了2奈米後的發展路徑圖,特殊製程和先進封裝將扮演更重要角色;未來幾年,半導體新一波大成長即將出現。 今年下半年,台積電將開始用3奈米製程為蘋果製造晶片
根據《財訊》報導,在一片看好印度市場與製造前景之際,2016年即布局印度的緯創卻反向操作,傳聞將退出印度市場;產業人士分析,其背後有兩大關鍵因素。 1個月前,蘋果執行長庫克親赴印度孟買,為首家蘋
根據《財訊》報導,去年夏普買回堺工廠引發外界質疑,果不其然,夏普財報虧損達2608億日圓,關鍵就在堺工廠;持股34%的鴻海也受拖累,成為第1季業外認虧達200億元的主因,讓人好奇決策考量究竟為何?
5月15日,台北榮總重粒子癌症治療中心開幕,這樁生醫界盛事,總統蔡英文也出席了。當天總統府還發布新聞稿表示,完成這座治療中心,要特別感謝潤泰集團尹衍樑總裁及其他企業的熱心捐贈。然而,作為唯一被總統點名
在力晶集團董事長黃崇仁的巧妙布局下,力晶持股2成的晶合集成,日前在中國科創板掛牌,至5月19日止,晶合集成市值已逾1900億元台幣,遠高於在台掛牌的力積電。 力晶科技旗下的晶合集成的A股股票,5
「未來,兆元將成為中華電信市值的地板!」這是5月5日,中華電信新任董事長交接中,新任董事長郭水義從前任董事長謝繼茂手上接下董事長一職後,感謝眾人之餘,立即宣示的重大願景。為了衝刺中華電信市值,他還祭出
長春集團在彰濱工業區線西區廣大的土地上,築起了一座座電子級化學品新廠房,如今已成為台積電南科3奈米製程最強後盾,未來也將會是二奈米製程不可或缺的軍火庫。 根據《財訊》報導,1990年代,長春集團
根據《財訊》報導,去年馬斯克發動價格戰,引發連鎖效應,車廠殺價血流成河。剛剛公布的第1季季報,忠實記錄慘烈淘汰賽的洗牌效應。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2022年開啟價格戰,刺激同業跟進、電動車銷量大成
根據《財訊》報導,PCB廠高技第一季營收創歷史新高,背後有汽車、通訊、IPC等訂單支持,吸引特定券商斥資2.5億元買進,大戶持股也持續增加中。 電子股持續受到庫存困擾,大型科技股營收要恢復成長,
台灣將成立碳權交易所的話題一出,造紙股與資訊服務股都搭上題材強漲一波;但相關公司尚未有明顯的基本面挹注,投資人宜暫以短線題材的邏輯操作。 根據《財訊》報導,台灣「碳權交易所」最快將在今年9月成立
根據《財訊》報導,將於6月9日改選董事的新光金控,爆出三路人馬、四組名單、共32人角逐15席董事,逼得新光金董事洪士琪罕見地公開抨擊「不思改革!」 4月25日,在新光金控董事會拿出第四份董事提名
根據《財訊》報導,比亞迪2022年全球銷售新能源車186萬輛,奪下全球新能源車龍頭。今年第1季,它在中國也以44萬輛的銷售成績,首度成為中國最暢銷的汽車品牌。 中國商場,誰主浮沉?自1990年代民營
根據《財訊》報導,美中科技戰,讓馬來西亞再次掀起半導體投資熱,今年初第一次開辦的馬來西亞半導體設備考察團,不但名額被搶光,還有多名董事長、總經理親自參加,準備搶進馬國商機。 新一波半導體供應鏈分
從創辦人李焜耀的一個起心動念,到2003年獲准設置,再到2008年落成開業,明基醫院如今已躋身中國民營單體醫院前10強,成績得來不易。花了20年時間,佳世達集團轉投資的明基醫院步入高速成長,並已啟動上
位於台灣西岸海埔新生地的彰化濱海工業區,開發歷程長達40餘年。歷經停工、復工、經濟結構調整,終於跟上台灣產業轉型的腳步,從一片風頭水尾之地,迎來風生水起之時。最新一期《財訊》雙週刊製作彰濱工業區專題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