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時間於2007年10月。以《Money錢》月刊為核心品牌,其他出版品包括《女人變有錢》雙月刊、理財類圖書和專刊。
近期投資人最關注的議題不外乎就是股市什麼時候落底?通膨什麼時候回歸正常?經濟2023年是否會步入衰退?本文將今年經濟分為3種情境:最壞情境、基礎情境、最佳情境(詳見附表),並論述是什麼因素影響著通膨,
對於大眾而言,「當鋪」是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地方,「當鋪幾乎是負面的總集合,有些人忌諱的醫院至少還有婦產科,能迎接新生命的誕生。」累積40年典當業經驗的大千典精品執行長秦嗣林感慨地說。 為了翻轉世
如果有人問到2023年的台灣乃至全球經濟展望,相信多數人都會認為2023年會是經濟成長趨緩、景氣偏弱的一年,那麼股市是不是也會因此跟著走弱呢? 依照國際貨幣基金(IMF)對於全球經濟預測,202
通膨、升息導致全球消費需求疲弱,未來一年,台灣應該會強化發展內需產業,以彌補外銷不振的缺口。 在內需產業中,應該還是以業績穩定的食品工業為首選,包括卜蜂(1215)、統一(1216)、聯華(12
自從我在2019年9月離開教職後,不斷到公家機關與學校演講,分享投資理財的觀念,因為在年金改革之後,公務員普遍產生「退休金不夠用」的煩惱,需要藉由投資理財來幫自己存另一筆退休金。2022年初我在台東演
從2015年第一本著作《6年存到300張股票》問世後,7年間陳重銘從素人成為投資界家喻戶曉的存股達人,一路出版了8本暢銷書籍,也推出不少線上課程,累積了廣大的粉絲群。 財務自由的他,在2019年
2022年來到尾聲,為了迎接2023嶄新的一年,檢視、制定目標是首要任務,有目標才有前進的動力,還沒制定的讀者能跟著本篇內容一起行動,已經有目標的讀者也能重新評估,並優化投資理財工具的使用。 本
2022年的投資環境是近數十年最嚴峻之一,且將持續到後面幾年。投資人除了要比「氣長」,所投資的企業也必須具備氣長的特質,才有機會成為長期贏家。本刊因此專訪3位投資達人,分享他們歷經股市多空循環的投資歷
上期本欄目提到,美國公債要先止跌,美股及台股才會止跌,所幸美國最新公布的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下滑至7.7%,低於市場共識(8%),是今年3月以來首度跌破8%,顯示聯準會(Fed)先前暴
今(2022)年對於全球股票市場是風雨飄搖的一年,台股指數從年初高點至今的下跌幅度也來到3成左右,已經不輸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發的波段最大跌幅,許多個股的跌勢更在4、5成以上。 大家最近應該開
隨著國境在今(2022)年10月13日鬆綁,旅行業者與民眾皆摩拳擦掌,迎接飛出國門的那一天到來;但受限國際燃油價格上漲,以及航空業防疫成本等考量,現階段的機票價格普遍都比疫情前高。 對於精打細算
2022年11月中旬以前,台股上市櫃公司將陸續公告今年度第3季財報,本刊彙整20家在各大產業或次產業具有代表性的公司,分析其營收及未來展望,並從中精選出6檔股價被低估的優質成長股做重點介紹。 台
疫情以來股市面對各種意想不到的衝擊,讓投資人強烈感受到股市的脆弱性,我們該如何對抗這樣的逆風?根據塔雷伯(Nassim Nicholas Taleb)在《反脆弱》這本書中把脆弱的反義詞定義為「反脆弱」
編按:在投資路上,沒做功課就隨意進場,於是漲時不知道會漲多高,跌時也不知會跌多深,很多投資人買了股票後漲跌都害怕,也都睡不著覺。學會看懂財報,才能找到在股市中的獲利密碼! 燦星網2014 年因處
編按:在投資路上,沒做功課就隨意進場,於是漲時不知道會漲多高,跌時也不知會跌多深,很多投資人買了股票後漲跌都害怕,也都睡不著覺。學會看懂財報,才能找到在股市中的獲利密碼! 大股東對於配息的態度
買預售屋的人,最怕遇到爛尾樓,讓辛苦繳付的款付諸東流。近一年來,隨著政府打炒房、限縮土建融貸款成數,以及營建成本暴漲、央行升息,讓越來越多的中小型建商財務吃緊,也讓專家接連喊出小心爛尾樓風暴來襲。
放眼未來,台股投資人面臨的主要風險包括:景氣循環已從高峰下滑,但高通膨迫使美國聯準會(Fed)暴力升息縮表,明顯壓縮股市本益比及資金動能,加上消費電子等終端庫存偏高待去化,許多企業獲利成長趨緩或衰退,
你是不是正擔心經濟衰退會影響自己或家庭財務?因為通膨持續拉警報,利率走升無法避免,美國今(2022)年7月的2份調查已指出,約有6成民眾認為明年經濟會衰退,且有68%的人沒有做好準備。 若平日你
想要用ETF投資台股,不論是採定期定額或單筆投資,成立很早的元大台灣50(0050)與元大台灣高股息(0056)通常都優先被列入,因此我們看到投信投顧公會統計至今(2022)年8月底的受益人數中,00
編按:投資人要注意,如果營收連續多個月創下新高,但是股價卻出現漲不動的現象,可能就是營收成長動能已經到頂,要留意未來營收以及股價出現反轉。 談到股票的基本面面向,說複雜的確複雜,不管是財務報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