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11月PMI 43.9連五月緊縮 製造業縮衣節食、等待落底

中經院今(1)日發布11月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經季節調整回跌1.5至43.9%,連續五個月緊縮。本報系資料照
中經院今(1)日發布11月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經季節調整回跌1.5至43.9%,連續五個月緊縮。本報系資料照

本文共829字

經濟日報 記者葉卉軒/台北即時報導

中經院今(1)日發布11月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經季節調整回跌1.5至43.9%,連續五個月緊縮。且製造業已連續七個月回報未來六個月展望緊縮,惟指數未再大幅下跌,此次指數回升0.5至25.3%。

中經院院長張傳章表示,目前產業景氣雖未再惡化,但預期明年上半年前需求仍無法好轉,廠商營運成本攀升,世界各國採取緊縮貨幣政策,製造業廠商縮衣節食等待落底,對下游廠商帶來滿大的資金壓力,後續值得觀察。

全球會陷入停滯性通膨嗎?張傳章指出,S&P Global估計2023年全球經濟成長率為1.5%、美國為-0.2%、歐洲為-0.5%,全球經濟下行風險大幅增加,對我國出口一定有不利影響,這從連續兩個月出口負成長,可以看出端倪。如果以全球角度來看,明年恐陷停滯性通膨機率最高的地方是歐盟,雖然歐盟不是我國前二大出口國,但多少還是會影響到我們的出口。

關於中國大陸的清零政策,張傳章認為,還需要觀察,短期的確對廠商會造成影響,但現在也傳出中國大陸為了抑制白紙革命,也可能會放鬆清零政策,須靜待觀察中長期對台商的影響。

此外,在庫存部分,張傳章表示,電訪廠商感覺到「有清掉一部分了」,因此11月PMI五項組成指標中,包括:新增訂單數量、生產數量、人力僱用數量、供應商交貨時間、存貨指數皆未再大幅下跌,但廠商仍多觀望。

張傳章表示,依產業不同,廠商消化庫存的速度也不一樣。原物料、成熟製程部分相對樂觀,預估明年第2季就可能落底,但消費性電子產品、工具機產業,尤其是出口到歐洲、美國地區的廠商相對悲觀,恐怕需要等到明年下半年才有機會落底。

不過,中研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簡錦漢則認為,利率的影響會延伸1、2年後慢慢浮現,因此景氣反轉,恐怕需要再更久,且除了利率、庫存因素外,現在中國大陸的經濟狀況還是非常不明朗,又加上清零政策現在又引起示威,使得經濟情勢又更不明確。

在台灣非製造業經理人指數(NMI)部分,則是僅維持一個月的持平,隨即轉為擴張,11月指數回升2.2至52.2。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亞銀下修台灣經濟成長至1.2% 亞洲開發中國家增速落至4.7%
下一篇
9月CPI估超越2%警戒線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