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再生纖維 廢品變黃金

100%再生聚酯運動巾。紡織所/提供
100%再生聚酯運動巾。紡織所/提供

本文共1230字

經濟日報 梁乃允

哥本哈根時尚高峰會議2017年的產業報告曾提出,每年約有9,000萬噸的紡織品被丟棄,其中逾80%未被回收或再利用,直接進到掩埋場或焚化廠處置。如果紡織產業按照當前速度發展,廢棄量的數字到2030年將會膨脹至13,400萬噸。換言之,衣服從原物料取得、生產製造、消費使用到最終丟棄,這趟線性的旅程不僅耗費地球許多資源,更對環境造成汙染與負擔。紐約時報就曾以揶揄的口吻報導:未來考古學家可能會在垃圾場研究快時尚時代的紡織品。

紡織品中使用量最多的材質是「聚酯」,而該材質與我們熟知的寶特瓶相同,以往紡織產業所使用的再生纖維,多為廢棄寶特瓶回收再製而成,台灣也因再生聚酯纖維品質優良,奠定在國際品牌供應鏈關鍵角色。然而,當前國際諸多服飾品牌,如Nike、adidas、The North Face等,紛紛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且落實淨零排放,宣示逐年增加服裝新品中綠色再生材料使用比例,導致寶特瓶再生纖維面臨供不應求窘境。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為協助國內廠商接軌國際,搶攻全球回收纖維商機,著手投入紡織品回收再製纖維開發,期望以回收紡織品為再生料源,落實紡織業從纖維到纖維(fiber to fiber)的封閉循環圈。運用科技專案支持紡織所研發「再生聚酯纖維」技術,解決紡織成衣因追求時尚及穿著舒適性,常以不同顏色、不同材質紗線編織設計,且具備織物不易分離且水洗不掉色品質,導致舊衣回收後,難以循環再利用的問題。

鳳梨纖維素織物。紡織所/提供
鳳梨纖維素織物。紡織所/提供

「再生聚酯纖維」技術以低能耗且潔淨製程,實踐高效率異材質分離與聚酯脫色等資源化處理,且延伸製作成再生聚酯纖維,重新回歸高值化紡織成衣旅途,不僅降低廢棄紡織品因掩埋或焚燒所對環境衝擊,更落實資源利用最大化,實踐點石成金的價值。

除瞄準再生纖維,在淨零排放趨勢下,以天然材料製作為纖維也是一項選擇,尤以不影響消費性食材的農作廢棄物更是首選。纖維素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廣、含量最多的一種多醣,各種木材都含有大量的纖維素。

麥稈、稻、甘蔗渣、棉花、亞麻和黃麻都含有大量優質的纖維素,其中以棉花的纖維素含量最高,達90%以上,為天然的最純纖維素來源,也因為棉花吸水性強且親膚性佳,早已廣泛應用於各類紡織品,全球每年產量達2,500萬噸。

台灣雖非棉麻生產大國,但台灣素有水果王國之稱,其中鳳梨年產量約40萬至50萬噸,鳳梨本身果肉具食用營養價值外,相對也產生很多農業廢棄物鳳梨葉。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在多年前就以科技專案,支持紡織所研發「鳳梨纖維素織物」,針對鳳梨葉進行前處理開發,成功萃取高品質纖維素,再透過既有紡絲成型技術,實現鳳梨纖維素纖維,已廣泛應用於成衣與鞋子。有別於東南亞傳統手工或勞力密集半自動機械生產模式,國內的技術更可擴大量化生產且具經濟規模。

台灣雖然不種植棉花,但透過自身農作廢棄物,再次成功點石成金,自主開發高品質纖維素纖維,符合永續循環議題,已吸引國際服飾品牌探詢,成功為紡織產業找到轉型出路。(作者是經濟部產業技術司永續性紡織品產業鏈減碳技術開發計畫主持人)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長榮航勤釋善意 每人加發4萬、過年出勤還有獎金
下一篇
台塑四寶營運觸底 拚反彈 前八月突破1兆大關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