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三顧揪伴 拚細胞治療

提要

攜手日商衝刺再生醫學 今年海外夥伴要達五家 打造亞洲最強據點

本文共800字

經濟日報 記者謝柏宏/台北報導

三顧(3224)(3224)公司總經理唐洪德昨(26)日表示,三顧自2017年從日本CellSeed公司取得自體細胞層片技術授權之後,日前再和另一日本公司Cyfuse簽合作備忘錄(MOU),雙方將合作3D列印在再生醫學的發展。

展望今年,三顧與海外合作細胞治療的公司至少要達到五家,目標建立亞洲GMP細胞量產中心。

三顧近年來由電子通路產業跨足生醫產業,2017與日本CellSeed公司合作,利用該公司的自體細胞層片技術,取得食道癌傷口修復、及膝軟骨缺損移植兩大適應症的授權。目前食道癌傷口修復臨床試驗仍在進行中,膝軟骨缺損移植透過「特管法」許可,自2020年4月至今已完成近70人移植案例,其中還包括今年3月專程由日本來台接受移植的鈴木先生個案。

唐洪德表示,「再生醫療雙法」近期正在立法院審議,三顧評估雙法未來通過後,對業界最重要的影響,是細胞製備場所必須符合GMP認證。

過去「特管法」上路期間,各公司細胞製備場所僅需符合GTP通過即可,但是若新法正式上路,唯有通過GMP認證量產的細胞產品,才有資格取得最終藥證。

唐洪德說明,三顧打造的細胞製備場所正在申請GMP認證,且人員操作資格也符合相關規範,三顧是國內少數已打造GMP等級細胞製備場所的公司,未來不僅可接受國內其他小型細胞治療公司的委託量產,更有助於擴大與海外細胞研發公司的合作。

自從2017年從日本CellSeed公司技轉自體細胞層片技術之後,三顧日前透過戰略合作夥伴-日立集團的促成,再和另一家日本公司Cyfuse簽署合作備忘錄(MOU),三顧與Cyfuse雙方將合作在台灣發展3D列印於再生醫學市場的應用。

三顧公司表示,這些日本細胞研發公司為了進軍國際市場,已經看中台灣優質的臨床試驗環境,三顧若能取得符合國際標準的GMP認證,後續將有望吸引更多日本及德國公司合作,為了打造三顧為亞洲最強的細胞治療中心,至今年底前三顧與海外合作的公司將達到五家以上。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安碁資訊今年營運樂觀
下一篇
光隆第2季營收回穩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