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鴻海11月營收 驟減29%

提要

近三月低點 反映生產邁入淡季、鄭州廠事件衝擊 未來三至四周蘋果產線可望恢復全線生產

鴻海11月營收5,510.92億元,探近三個月低點。(本報系資料庫)
鴻海11月營收5,510.92億元,探近三個月低點。(本報系資料庫)

本文共921字

經濟日報 記者蕭君暉、編譯葉亭均/綜合報導

鴻海(2317)昨(5)日公布11月合併營收為5,510.92億元,下探近三個月低點,月減29.04%,並較去年同期衰退11.36%,反映生產邁入淡季,以及大陸鄭州廠先前受當地疫情與員工出走導致產出下滑影響。

往年11月都是蘋果年度iPhone新機出貨高峰,也是鴻海每年營收最出色的一個月,過往有幾年iPhone拉貨效應甚至可讓鴻海業績一路旺到當年12月,今年因鄭州廠突發事件干擾,鴻海11月營收相對失色,但月減幅度約略符合公司預期。

鴻海鄭州廠產能從10月底即受到疫情及新進員工抗爭等因素干擾,路透最新報導指出,知情人士表示,鄭州官方積極與鴻海合作,希望盡快恢復鄭州廠產能,若招工順利,未來三至四周應可以恢復全線正常生產,惟現階段招工不確定性仍高。針對上述報導,鴻海不願置評。

鴻海強調,目前整體疫情已經受到控制,11月是本次疫情影響最大的期間。鴻海除了調配不同廠區產能支應外,先前也已經開始招募新進員工,逐步往恢復正常產能的方向進行,預估第4季營運展望將與外界預期大致相當。

鴻海前11月合併營收為5.99兆元,仍是歷年同期最佳,年增13.56%。鴻海昨天股價開高走低,終場收平盤105.5元,外資終止連二買,轉為賣超4,219張,三大法人近五個交易日合計買超9,000多張。

鴻海表示,自10月疫情發生以來,我們與大陸地方政府、客戶密切聯繫與合作,在遵守官方的防疫政策下,照護員工健康以及安全生產,一直是公司始終堅持的首要經營原則,我們也盡力維護員工權益,讓現有與新進員工都能受到最好照顧,一起度過此波疫情。

就11月營收細目來看,鴻海指出,與10月相較,「元件其他產品類別」維持正成長;「消費智能產品類別」、「雲端網路產品類別」及「電腦終端產品類別」則衰退。尤其「消費智能產品類別」受到逐漸進入生產淡季,以及鄭州疫情影響部分出貨,故本類別月對月呈現衰退。

若與去年同期比較,鴻海表示,「電腦終端產品類別」及「雲端網路產品類別」 維持成長;「消費智能產品類別」及「元件及其他產品類別」則衰退。尤其「消費智能產品類別」受逐漸進入生產淡季,以及鄭州疫情影響部分出貨,故本類別年對年出現衰退。

延伸閱讀》

拚iPhone機構件生產 富士康鄭州加工區祭全勤獎金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整理包/護國神山台積電戰將誰最強? 一文看劉德音、魏哲家精心布局
下一篇
大肚山電動車聯盟拚兆元產值 串連義隆電、台數科等35家廠商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