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706字
前言
隨半導體與通訊技術發展,運算力從集中化的資料中心走向分散化,邊緣運算可提供即時的自動駕駛或安全監控服務,未來元宇宙時代來臨,伺服器將是完美沉浸式體驗的關鍵設施。
全世界超大資料中心至2021年底已經超過700座,數量是2015年的二倍以上,每年更以破百座速度增加中,隨5G建置普及化,智慧城市與智慧工廠,都讓邊緣運算商機蓄勢醞釀中,更遠的未來,自駕車跟元宇宙商機,都將使運算力需求有增無減。
伺服器已是現代社會重要基礎設施,用戶收電子郵件、發社群消息、看直播全靠它提取、儲存、運算,零資費的網路電話可說是取代了傳統電信話務。
全球創造的數位資訊不斷提升,收集跟處理資料的需求增加,伺服器的角色也有三階段轉變,從企業各自建立獨立機房,走向集中化超大型資料中心發展,公有雲與混合雲需求提升,而今,伺服器又將因5G頻寬增大,從集中化的資料中心(核心)走向分散的邊緣。
應用更廣 向使用者靠攏
如今隨5G全球開台,美國主導的5G開放式虛擬化無線存取網路(Open Virtualized Radio Access Network,簡稱Open vRAN)架構下,伺服器的應用更廣。
關鍵原因在於,5G讓伺服器不只在雲端機房,更開始透過開放架構O-RAN進駐5G基地台,大寬頻低延遲特性讓伺服器從中心化走向分散,「邊緣運算」應用興起,社區的智慧保全監控,或智慧工廠的人工視覺檢測設備,背後都是一台台邊緣運算伺服器,由「它」在現場判斷社區是否被侵入,或者是生產線產品品質是否合格。
美超微副總裁劉慶明指出,未來,伺服器一定會朝著漸漸靠近使用者端建置,資料中心跟邊緣運算將同步成長,其中5G需求是促成伺服器需求從核心走向分散的關鍵。
「5G打破封閉電信系統,基地台可以用X86電腦運作,所以這是未來幾年伺服器需求非常好的原因。」劉慶明說。
5G掀熱潮 電信業需求增
看好這波趨勢,開始獲得電信商採用,「5G ORAN沒有要求非得在什麼硬體運行,在標準伺服器就能跑,所以英特爾很積極,伺服器可以進入5G基站。」和碩(4938)主管分享。
而想像一下,當5G甚至6G普及,自駕車時代來臨,AI伺服器需求量也將暴增,因為L4以上自動駕駛技術需要的「算力」是L3的二至三倍,Mercury Research就預估,2024年時,全球GPU伺服器數量占比將從2019年的2個百分點,一口氣提升至2024年9個百分點,數量倍數成長。
儘管元宇宙的終極型態距離現今仍遙遠,但產業界都認同,元宇宙基礎建設如:區塊鏈、人工智慧、超高速寬頻網路的背後,都需要運算力作為支持。
就如同Meta所最新發表的高階VR頭戴裝置Quest Pro,也透過機器學習技術,成功讓元宇宙世界中的「人物」有了雙腳,還能偵測使用者的臉部表情,真實呈現在VR世界人物表情中,達到真實世界的溝通。
這已是META元宇宙的進化版,相較於上一個版本,所有元宇宙人物只能擁有上半身相比改善許多,但運算帶來的高耗電量也等比提高,可以想像,若未來元宇宙世界要呈現跟真實世界同樣的五感體驗,有細膩的畫質景深,那麼背後的電腦運算能力將必須更為擴大。
虛實整合 硬體投資最大
除了呈現元宇宙的樣貌,應用服務上,使用AI的深度與廣度也將大增,根據IDC的預估,亞太市場2020~2025年人工智慧投資金額複合成長率高達25.2%,且其中最大投資就在硬體支出,占比達49.8%,其中伺服器占比八成是最大支出,其次才是儲存,而軟體支出排在硬體之後,占比31%。
換言之,可以想像,當消費者戴上VR裝置進入某個元宇宙入口,逛到一家元宇宙銀行,走到櫃台開戶,進行身份識別,完成以區塊鏈技術打造的智慧合約完成開戶,並把自己的加密貨幣存入戶頭,這一連串的行為都必須靠大量的伺服器算力支援。
惠普(HPE)董事長王嘉昇也看好此趨勢,他表示「除數位轉型的需求持續增加,企業經營思維不斷創新,加上運算力不斷突破,我們預期基礎建設的需求仍會持續成長,HPE在自駕車持續努力外,也會針對元宇宙從邊緣(Edge)伺服器的角度切入。」
延伸閱讀》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