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notice-title img

親愛的讀者您好:

經濟日報 LifeStyle品味 全新改版,推出精緻的生活情報,內容包括時尚、旅遊、藝文、珠寶、精品、遊艇、汽車、醇酒、手錶...等。

誠摯邀請您,在緊湊的行程之餘,試著放下待辦事項,和我們一同欣賞生活裡的美好事物。



不再通知
明天提醒

施振榮:PC產業已經飽和

提要

acer創辦人提醒 英特爾虧損、惠普裁員現警訊 強調業者要積極轉型

宏碁創辦人施振榮記者吳凱中/攝影
宏碁創辦人施振榮記者吳凱中/攝影

本文共704字

經濟日報 記者吳凱中/台北報導

PC品牌大廠宏碁(2353)(2353)(acer)集團創辦人施振榮昨(30)日示警,英特爾(Intel)近期虧損以及惠普(HP)的裁員動作都是警訊,這表示PC產業已經飽和,不管是對英特爾、惠普還是宏碁自身都是如此,也意味著產業已到要積極轉型的階段。

科文双融集團昨天舉辦新春團拜,施振榮以董事長身分出席活動,會後接受媒體提問,針對PC產業近況、宏碁轉型進度,以及美系PC品牌廠今年加速去中化腳步等議題回應。

推薦

施振榮強調,農曆過年時間有兩個警訊,一個是英特爾的虧損,另一個是之前惠普大幅裁員,這些都代表PC產業已到了要積極轉型的階段。

施振榮表示,PC產業已經飽和,產業界以前投入的資源應該是屬於超過,不管是對英特爾、惠普還是宏碁都是如此,但宏碁多年來已經移出一些能量做新事業,未來可以借重PC的基礎再上一層樓。

施振榮以宏碁為例,PC所形成的品牌效益、全球通路與服務的部署,這些都可以做為要掌握下一波應用機會的開始,台灣站在這個位置,隨著未來新應用發展,可以掌握很好的機會。

他分析,台灣要走的方向是競爭障礙較高、附加價值較高的領域,也就是「制高點」。過去Wintel陣營在PC產業掌握制高點,而軟體控制力較強,所以微軟還是很厲害。可是英特爾已經打不贏超微(AMD)加台積電的商業模式,而這只是開始,雙方距離會愈拉愈遠,因為垂直分工才是王道。

施振榮說,雖英特爾也想轉型,但企業文化要調整不容易,轉型牽涉很多組織文化,要做決策丟掉一些東西,資源重置絕對不容易。

對於美系PC品牌廠今年加速去中化腳步,台廠和供應鏈轉往越南布局的趨勢,施振榮分析,台灣代工廠在中國大陸、東南亞、拉丁美洲、東歐等地都設有據點生產,對台商來講問題不是很大。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隱形冠軍/建越汙水處理廠變身 躍打卡熱點
下一篇
如何成為國內最大特斯拉充電樁建置商 大同握三大優勢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