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行動支付建置 可借鏡南韓

截至2021年12月,南韓行動支付業者超過40家,以電子金融類型業者家數30家最多,其次為銀行機構類型14家、手機製造類型二家,市場整體競爭激烈。(路透)
截至2021年12月,南韓行動支付業者超過40家,以電子金融類型業者家數30家最多,其次為銀行機構類型14家、手機製造類型二家,市場整體競爭激烈。(路透)

本文共1865字

經濟日報 廖珈

根據南韓央行分類,其行動支付市場主要涵蓋三大類型業者,分別為電子金融、手機製造以及銀行機構業者。其中電子金融類型包含KaKao Pay、Naver Financial、Toss Payments等業者;手機製造類型有Samsung、LG等業者;銀行機構類型有Shinhan Bank、Hana Bank等業者。截至2021年12月,南韓行動支付業者共超過40家,以電子金融類型業者家數30家最多,其次為銀行機構類型14家、手機製造類型二家,市場整體競爭激烈。

其中以電子金融業者交易占比最高,且逐年增加,由2017年39.9%成長至2021年56.7%。手機製造業者交易量排第二,占比介於28%至33.4%,但有逐年下降情形。以銀行機構業者交易量占比最低,介於15.3%至26.7%,也有逐年下降情形。

以業者組成進行觀察,2017年至2019年間以銀行機構業者的交易額占比最高,介於37.7%至44.9%。電子金融業者交易額占比在30.5%至35%,且有逐年增加情形。至2020年,電子金融業者之交易額占比(45.7%)首次超越銀行機構業者(30.5%)排名第一,兩者占比差距為15.2%。2021年電子金融業者之交易額占比持續成長,且與銀行機構業者之占比差距拉開至22.1%。

南韓主要行動支付業者布局動態朝「服務整合」、「金融應用」與「營運支援」三方向布局,台灣行動支付業者可供參考。面對服務整合趨勢,台灣業者可朝生態系與嵌入式服務發展。為提升消費者使用動機,南韓主要行動支付業者積極從消費場景(如跨境支付)拓展至各式生活服務提供(如數位鑰匙、資產查詢、數位證件等),藉由多元服務,將行動支付服務打造成消費者的電子錢包。南韓業者也與地方政府合作,以數位支付服務拓展地方政府消費券之使用場景,進一步協助推動當地經濟復甦。

南韓業者多元服務整合多由大型集團支援(如Kakao、Naver、Samsung),與多數台灣行動支付業者發展基礎較為不同。台灣業者可透過兩大整合方式,一是以支付為核心導入夥伴服務的生態系經營,二是將支付串接至其他App的嵌入式服務,以加速多元服務之整合速度並提升其顧客價值。

為加速金融應用布局,業者可發展消費者與商家金融服務。南韓業者將消費端購物紀錄、商家端收款紀錄結合相關非財務數據,建立自有替代性信用評分系統,以加速其金融應用服務。

台灣行動支付業者可聚焦消費端與商家端所衍生的不同金融需求。例如在消費端的金融應用方面,業者可從消費場景出發,鎖定特定消費場景(如高單價商品之零售商家、醫療等),結合先買後付之彈性付款特色,以降低消費者支出負擔,並滿足於各式消費場景下衍生之金融需求。此外,考量我國金管會加強對先買後付之管控,業者發展先買後付過程中,可針對授信風險管理、消費者保護與資訊告知等部分強化,提供消費者便利且安全的金融應用服務。

商家端的金融應用方面,結算周期為影響商家資金周轉的重要因素,台灣業者可應用商家相關營運數據建立風險評估系統,以依照商家經營表現,提供快速結算服務;或與金融機構合作,推薦商家專屬貸款方案,以協助商家即時獲得資金支援。

為發展營運支援服務,台灣業者可瞄準商家需求並建立備援機制。南韓主要行動支付業者亦支援商家退換貨(如退換貨運費補貼)與管理後台(如會員經營與行銷、銷售與員工管理)服務,以協助商家降低通路經營成本並提升營運管理效率。

因此可參考南韓業者作法,台灣行動支付業者除提供商家支付工具串接服務,亦可聚焦商家營運需求,協助拓展線上線下銷售通路。在後台管理服務部分,可定期提供財務報告,以協助商家即時掌握營運狀況。除針對商家收款管理外,亦可支援商家付款服務,滿足其內外部付款需求(如員工薪資發放、供應商付款等)。

隨著台灣行動支付交易規模與使用人數成長,業者可借鏡南韓業者作法,建立服務備援機制、降低對單一設施(如伺服器、數據中心)的依賴程度。透過定期檢視備援機制之完整性,與建立對應處理流程,以提供消費者無中斷且更完善的行動支付體驗。(作者是資策會MIC產業分析師)

MIC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成立於1987年,專執ICT產業各領域的技術、產品、市場及趨勢研究,以「領航亞洲ICT產業情報暨顧問服務」專業智庫自期,扮演「政府智庫」及「產業顧問」角色。 研究範疇涵蓋電腦系統、行動通訊、數據網路、顯示器、多媒體與消費性電子、半導體、環保綠能、太陽光電、企業資訊應用、軟體應用服務、文化創意產業及前瞻研究。並觀察全球產業發展趨勢,對台灣、中國大陸、日本及南韓等地區深度研究。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鴻海衝半導體 蔣尚義掌訊芯
下一篇
黃仁勳今開講 王文淵成座上賓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