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546字
和碩(4938)(4938)董事長童子賢昨(23)日表示,AI還處在輔助人類工作的階段,不會這麼快就進入大量取代人類工作,或衝擊產業的階段。他認為,「AI產業的成熟度,大概還處在中學,還沒進入到大學或研究所階段。」
國科會昨日舉辦「AI進行式-技術展望與產業應用論壇」,邀請史丹佛以人為本人工智慧研究院院長李飛飛進行演講,與童子賢、iKala創辦人程世嘉、PChome執行長張瑜珊對談。
童子賢指出,目前AI大部份表現在協助科學家、工程師、教授、學生的階段,未來AI會不會取代那些工作還不可知。這個階段AI可以幫助強化的工作,包括工程分析、醫療判斷、寫作資料蒐集、強化學習經驗。
童子賢強調,「AI現在還不算太成熟,還停留在中學階段,產業要到大學或研究所階段才會定型,未來或許還有十年以上可以發展。」
他說,最近ChatGPT十分風行,像這類應用要運作良好,背後要有很多高速伺服器和大量記憶體,與及快速的通信網路。從這個觀點看,AI平台的流行帶來很多硬體的生意機會,台灣供應商當然都很開心。
李飛飛指出,人口高齡化,未來出現人力短缺,AI發展必須導向「增強」個人和集體人類的能力,而不是取代人類。她期待AI在醫療方面應用,從診斷、治療到生命照顧,以及很多人類眼睛還看不到的「黑暗」,AI是可以幫助醫護減少錯誤判斷。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