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城市融入數位雙生 四挑戰

本文共1559字

經濟日報 廖彥宜(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

全球城市開始體認數位雙生科技對城市應用具有相當大潛力,紛紛採取行動,將其納入城市規劃管理的主要策略,引領城市朝向更智慧、高效率、永續方向發展。

當前各國城市多方採用數位雙生技術,藉由建構整座城市的虛擬模型,蒐集大量、多元城市數據,整合分析並進行模擬和預測,讓當局以更宏觀、全面角度檢視城市需求,評估成果效益與所握資源的平衡,協助市政決策、優化城市設計及營運,促進跨域、跨業的創新機會。

然而,這過程需要整合多方利益相關者的知識、數據、意見想法,包括地方政府、在地產業、當地社區,來確保城市虛擬模型的準確性和實用性,不僅促進創新,提高服務效率,也能讓資源有合理的分配。

城市數位轉型四挑戰
城市數位轉型四挑戰

數位雙生不僅是軟體開發,且需要靠大量數據來支撐模型之模擬運作,輔助市政當局決策擬定,是城市轉型的起步點,卻亦將面臨四大挑戰:

挑戰一、數位雙生可建構出高度精確的虛擬城市,包含樹木、建物、地形等,至於如何將科技工具連結城市發展策略,需事前對城市整體環境(如都更計畫、城市綠地設計、廢棄物管理等)、在地社區需求進行完整評估,方能讓科技工具能輔助市政府制定新政策、擬定行動策略,且在多方利害關係人共同協作下,達到城市願景。

挑戰二、在城市中找到對模型分析有用的數據,不同數據其所有權者不同,有些歸屬於私人企業,部分為公部門所有,各單位對數據不一致的態度,無論是數位能力不足或開放意願不夠,都影響可用數據的取得,甚者,數據的交換需要立基於可靠、公平、可負擔、透明等原則下方能運作。

挑戰三、需斟酌數據蒐集成本與決策品質間的平衡,數據更新愈快、解析度愈高、數量愈多,都會墊高數據成本。

挑戰四、在開源架構前提下,多個組織間共享數據勢必得思考數據可能濫用風險,基於「數據保密性」採用如加密技術來避免未經授權的使用,為必備的防護工作。也需確保「數據完整性」,思考數據缺漏的處理問題,如能否以歷史數據生成預測補足差距,或者執行模型參數校正來解決。

數位雙生技術終目標是解決城市問題,以建構永續智慧城市為目標,因此非購買現成套裝軟體就能了事,需要一群「對的人」參與共同開發。因此,納入地方需求、民眾意見想法於城市智慧化、轉型的發展策略實為重要。

社會參與、地方需求聆聽、凝聚社會共識,將有助城市透過數位科技、智慧服務躍進,藉以實現民眾生活品質提升、帶動產業數位轉型、增加城市治理營運效率等城市目標。

另外,建立穩定財務體系、找到可行商業模式為城市維繫智慧服務首要之務。公部門預算有限,城市服務科技應用包山包海,須仰賴更多元的財源支撐,如是否能開發新融資方式?設計創新公私合作模式?降低風險與不確定性的發生,也縮短業者投資回收期。還是採取「二刀流」戰術:第一刀透過政策機制設計,輔導地方政府編列資金、參與企業編列自籌款、鼓勵在地社群組織/非營利組織/基金會捐款抵免租稅,兼具穩定財源與振興地方目的。

第二刀則著重於精進方案服務力,從「三創」著手:服務創新、數據創新、商模創新。例如設計資料分享誘因,讓不同角色都願意參與共享生態圈,促使平台具備整合力,整合更多不同來源、不同領域的資料,運用跨域數據精進智慧服務方案內容。至於商業模式,提供以市民需求為基礎的智慧服務,規劃訂閱式服務收費制,讓民眾依不同服務付費,或引入廣告業者,運用場域創造廣告收益、租賃業務的商業空間,創造更多可能性。

MIC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成立於1987年,專執ICT產業各領域的技術、產品、市場及趨勢研究,以「領航亞洲ICT產業情報暨顧問服務」專業智庫自期,扮演「政府智庫」及「產業顧問」角色。研究範疇涵蓋電腦系統、行動通訊、數據網路、顯示器、多媒體與消費性電子、半導體、環保綠能、太陽光電、企業資訊應用、軟體應用服務、文化創意產業及前瞻研究。並觀察全球產業發展趨勢,對台灣、中國大陸、日本及南韓等地區深度研究。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聯電最強財務長洪嘉聰 如何幫矽統配發股利掛保證?
下一篇
聯發科擁利多 大摩按讚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