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3598字
因應美中貿易爭端,臺商逐漸把回臺投資作為調整生產地點的重要選項,為協助廠商加速回臺轉移生產基地,政府自108年起推動投資臺灣3大方案,原定推動至110年底止,然全球市場及投資環境仍持續變動,如全球供應鏈轉移、國際情勢轉變、疫情穩定訂單增加。為維持民間投資力道,同時鼓勵廠商智慧升級轉型,行政院於111年1月核定3大方案將延續至113年。
為因應情勢,並考量廠商投資臺灣需奠基於適當產業生產空間,除透過民間閒置土地輔導釋出既有產業用地,並運用多元措施積極創造合宜產業用地,如北部地區規畫廠房往上發展,推動工業區更新立體化,而中南部地區計畫主動開發、規畫台糖土地合作開發產業園區。
經濟部為回應產業期待及解決產業用地需求,遂與台糖公司以合作開發方式開發產業園區,並於109年報請行政院同意「配合台商回台土地需求中南部產業園區開發方案」後,即開展相關推動工作。此方案於中南部地區選址時,評估周邊產業群聚、交通可及性及公設服務等多項條件,經綜合考量後始選定9處台糖土地作為園區基地。期於整體規畫後,營造出優質的產業環境,提升區域產業競爭力。
台糖土地開發產業園區四大目標:一、藉由開發園區方式,以滿足實際產業用地的需求。二、鼓勵民間加速投資,促進產業升級轉型並提升國內投資動能。三、採只租不售方式,降低廠商土地資金壓力及避免土地價格波動太大,以穩定地價。四、增加產業儲備用地,持續積極掌握台商回台用地需求,並視產業需求辦理開發作業。
嘉義南靖水上園區及公館中埔園區、臺南番子寮新市園區、高雄九鬮北高雄園區等優先規畫設置的產業園區,已完成核定設置,正辦理開發作業。將於111年底起,依不同園區作業期程,陸續交付土地予承租廠商,期於園區開發時同步建廠,回應現階段即時產業用地需求,增加產業儲備用地。
配合近年臺商回流進駐設廠用地需求,經濟部第一階段優先開發的園區,109年啟動申請設置作業,逐步通過各項法規主管機關審核,今年6月核定設置第一座產業園區,打造完整上下游產業鏈,營造具地方需求、低污染、低耗能、低影響及高附加價值的產業聚落。
臺商回臺產業園區第1案-中埔產業園區
位於嘉義縣中埔鄉的中埔產業園區,現況為台糖公館農場,北側鄰接八掌溪河川區域,西南側有赤蘭溪流域經過,南側為公館滯洪池預定地,規畫面積為67.55公頃,預計提供40.70公頃產業用地予廠商投資設廠。
由於中埔為阿里山系農、特產業的集散地,有利於包含農業與食品機械、食品加值(工)製造、倉儲物流業的發展,進而引進智慧機械、新農業等相關產業,並以嘉義縣既有食品加工產業為基礎,結合農業發展生物科技產品產業,發展農業科技。
園區周邊10公里內已有產業聚落聚集,包含大埔美精密精械園區、嘉太工業區、新港工業區、民雄工業區、頭橋工業區等,透過上下游產業合作,厚植產業群聚並串聯水上園區產業發展軸帶。而園區周邊設有嘉義大學、大同技術學院,研發量能及學術資源,可與園區產業發展相互配合,並引進農業科技人才,提供農產品加工、農機具產業發展服務。
未來區內公共建築將取得綠建築銀級標章,設置太陽光電設施,打造智慧環保節能園區。並因地制宜營造園區景觀,連結既有公館滯洪池及八掌溪等水綠資源,栽植碳匯能力較高的原生樹種,形塑達28公頃藍綠帶休憩場域。
緊鑼密鼓投資嘉義-水上產業園區
現況為南靖糖廠、南靖畜殖場及南靖蘭場的水上產業園區,位於嘉義縣水上鄉。基地位於八掌溪北岸,地勢平坦,距離嘉義交流道及水上交流道僅5分鐘車行距離,交通便利。
考量園區周邊有台糖公司的畜牧場、糖廠、蘭場等場域,而且在10公里內已有產業聚落,包含發展生技醫療的長庚醫療專用區,以及發展精密機械及長照產業併重的馬稠後產業園區。未來將引進食品及飼品製造、飲料製造、藥品及醫用化學製品製造、金屬製品製造等產業。規劃面積79.56公頃,預計提供47.82公頃的產業用地予廠商投資設廠。
本區未來公共建築將取得綠建築銀級標章,設置太陽光電設施,打造智慧環保節能園區。另規畫約31公頃公園及滯洪池,連結周邊藍綠生態系統,妥適保留既有植栽,並結合台糖南靖糖廠與糖業文化,以兼具休憩景觀資源整合運用的附加效益。
中央與地方密切合作的產業聚落-新市產業園區
第3處核定設置的產業園區位於臺南市新市區,現為台糖公司看西農場番仔寮分場,規畫面積69.22公頃,預計提供41.59公頃產業用地予廠商投資設廠。
基地位置緊鄰國道3號與國道8號銜接的新化系統交流道,周邊已有南部科學園區(臺南園區)、樹谷科技園區、永康工業區及永康科技工業區等,已形成產業群聚,奠定綠能、光電與汽車零件產業群聚的基礎。此外,本計畫位屬臺南市國土計畫指認的「南科核心」及「永康核心」間,具備高科技產業發展潛力,並可建構完善產業生產環境。
參照回流臺商產業需求、在地優勢產業及關聯性產業,本案未來將引進金屬製造、金屬製品製造、電子零組件製造、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製造、機械設備製造等產業。
為打造友善環境且美觀舒適的產業園區,提出多項環境影響減輕措施,包含空污及溫室氣體的排放或增量抵換處理措施、廢棄物去化處理方案、規畫設置供水二元系統、於周界規畫大型喬木的緩衝綠帶及隔離設施,並規畫3處景觀生態滯洪池以兼顧景觀生態及防洪機能,打造環境友善及舒適美觀的產業園區。
呼應地方產業需求-北高雄產業園區
本計畫位於高雄市岡山區北側,臨近阿蓮區,屬台糖岡山區九鬮農場範圍,距國道1號高科交流道、岡山交流道均於15分鐘車行距離內,交通便利。規畫面積為42.96公頃,預計提供25.92公頃產業用地予廠商投資設廠。
岡山區內金屬產業發展蓬勃,為全國最大金屬扣件產業聚落,其中以金屬製品製造業、基本金屬製造業為大宗。配合鄰近岡山、阿蓮地區螺絲螺帽產業分佈,預計引進金屬製品製造及電子零組件製造相關產業,以串聯高雄高科技及傳統廊帶共構的產業廊帶。
此園區範圍東側及南側退縮保留大面積造林地,以區內田厝排水綠廊帶串連至側前鋒子滯洪池環湖區,帶動園區循環氣息流動。加以保留與移植原有林木、營造滯洪池旁東方草鴞棲地、提高全區用水回收率、增加透水率,以及租用園區外台糖土地行綠化植栽,創造園區整體綠化景觀。
傳統工業區大多伴隨各種污染及外部成本,常被認為會影響周邊民眾安全及周邊生活品質,且過去多以土地出售模式開發,也造成成本過高、土地利用失去彈性等問題。未來新設的產業園區將打破過去傳統模式,並配合環保機關相關規定,以對環境污染與影響降到最低,也透過只租不售的模式降低土地資金壓力,維持產業空間彈性,並引入智慧管理機制,提高服務水準,降低災害損失,提升產業園區正向循環使用。
經濟部開發的台糖園區,在園區選址時即依照環評相關法規進行環境調查以確保基地對應周邊環境的妥適規畫,並引進低污染產業,以確保環境品質能與經濟發展共存共榮。另將依環評承諾,針對空氣污染防治、用水回收、污水排放、廢棄物處理及動植物保育等項目作出因應對策。透過未來對產業園區高標準的管理,達到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相輔相成、共創雙贏的目標。
台糖園區導入低衝擊開發概念,透過生態滯留單元、貯排水系統、透水鋪面及植生設計等施作,整合園區小尺度藍綠帶空間,建立整體水環境穩定及生態網絡,提供調節防洪及生態棲地功能。並結合植栽設計小徑步道、滯洪池、休憩平台或廣場等,增加景觀變化,營造景觀與休憩兼備的環境,達成減災、生態、景觀與休憩效果。
台糖園區未來將採合作開發模式,將由台糖公司以土地作價投資,經濟部工業局以開發工程施作經費投資,雙方依投資比率分回產業用地,以降低園區開發土地資金壓力。土地釋出方式,園區均採只租不售,避免土地價格波動太大,造成土地炒作問題。且透過只租不售增加政府機關對產業用地的掌控程度,除可作為政策工具利於產業政策推動,亦能奠定產業空間持續正向循環利用的基礎。
後續將於營運階段評估導入相關智慧管理方式以促進產業園區智慧化,朝向永續經營,並完善產業園區於營運階段的交通、環境、水管理、防災等層面。評估導入各類型智慧感應裝置的可行性,蒐集並整合環境數據資料,發展大數據應用,作為園區營運指導方針,以創造新服務與新價值。透過引進智慧管理機制,達到提升效率、節省能源、即時監測環境品質、災害預防與降低災損的目標,提供園區安心投資環境。
台糖產業園區正辦理招商作業,其中嘉義中埔、水上產業園區預定今(111)年9月辦理土地出租招商,新市產業園區預定10月辦理,北高雄產業園區則於核定設置後3個月辦理。部分土地可提供廠商同步建廠,最快今年底點交承租,為中南部廠商打造更優質的生產環境,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為最快速度配合廠商設廠需求,經濟部緊鑼密鼓辦理台糖產業園區開發作業,其中嘉義中埔、水上產業園區於9月18日辦理動土典禮,行政院長蘇貞昌、經濟部次長曾文生、嘉義縣長翁章梁、立委陳明文、立委蔡易餘、工業局長連錦漳等皆親臨現場共襄盛舉。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