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783字
全球PCB大廠健鼎(3044)公司轉投資的鑫鼎奈米,已取得並掌握海水製氫關鍵技術,9月28日與國立中央大學舉行氫能技術移轉與產學合作簽約儀式,宣示擴大綠色氫能領域發展版圖。
鑫鼎奈米總經理張培俊博士表示,鑫鼎奈米已具有成熟奈米觸媒生產能力,看準綠能發展無限可能,現投入技術難度高的海水產氫技術開發,與中央大學合作案可大幅加速關鍵材料與設備產品化,鑫鼎的海水製氫設備對國家發展綠能、穩定能源供應,將有發揮與貢獻。
中央大學在氫能技術領域發展卓越,教授專家團隊有完整製氫、儲氫、用氫技術,結合鑫鼎多年深耕材料合成與生產實務能力,可將技術成熟度推進到TRL7類產線的技術商品化階段。
台灣綠氫技術發展產業鏈中,最欠缺的是電解槽設備技術,目前陰離子交換膜(AEM)與質子交換膜(PEM)電解槽技術仍掌握在國際廠商手中,加上採用貴金屬作為電極材料導致成本居高不下。此次技轉,鑫鼎奈米預計三年內在中央大學陸續投入近2千萬進行觸媒材料技術移轉、製氫模組產學合作,並建置示範實驗場域。
中央大學洪緯璿教授的新式高熵觸媒技術有助於直接利用海水製氫,高熵材料具有許多極其優越特性其中包含抗斷裂能力、高抗拉強度、抗腐蝕及抗氧化特性,是提升觸媒在海水的穩定性,將成為抗海水侵蝕的關鍵觸媒材料,對四周環海的台灣而言,將是未來能源自主、穩定能源供應的重要關鍵技術。
鑫鼎奈米是台灣氫能與燃料電池夥伴聯盟的成員之一,該聯盟是台灣氫能產業發展的重要推手,聯盟執行長林若蓁研究指出,台灣在氫能燃料電池應用端的產業鏈非常成熟,但目前主要氫氣來源仍以天然氣進口重組的灰氫為主,邁向淨零碳排之路,與再生能源發電結合的水電解產綠氫技術是首要之務。
總體來看,氫能源未來應用的場景相較目前的再生能源及鋰電池儲能更加具備市場契機。因此水電解產氫設備對國內工廠減碳、淨零經濟的競爭力扮演重要助攻要角,為工業減碳不可或缺的一環。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