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197字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道路挖掘管理中心,簡稱道管中心。作為全台第一個建立系統與管理機制來統籌道路挖掘和路面修復工程業務單位,道管中心主任陳昭志談管理思維。
臺北市於104年成立道管中心,目的是要把道路挖掘與施工業務整合由「單一專責機構管理」。各管線單位如果在本市都市計畫道路範圍內進行道路挖掘施工均應遵守相關規定。道管中心以市民感受作為出發點,透過施工許可證的審查與道路施工排程管理,儘可能的使各單位能夠做到統一挖補,避免造成民眾不便,以及減少重複挖掘、道路重複刨鋪的資源浪費。
因道管中心這個名字偶爾有民眾會誤會本中心是負責辦理道路施工的施工單位,但其實道管中心是做施工申請的審核;除了道路施工審核及管理外,近年更因民眾反應天空纜線雜亂首創立法管理天空纜線的架設;道管中心亦承擔管理責任,以專責人員進行審查、減少並清整天空纜線業務。並藉此同時協助協調台灣電力公司辦理電線桿、變電箱等地下化之工作。
另外,相信大家對於103年發生重大傷亡之氣爆事件有深刻印象。道管中心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把臺北市所有管線資料建立在同一個資訊平台,讓各管線單位、市府團隊及民眾能夠透過該平台管線圖資進行套繪以做為決策依據之參考,大幅度降低誤挖危險管線之危害。以上均為道管中心目前主要的業務,針對這些業務除依照現行規定辦理外,同時將委託學術機關(構)進行研究,透過各類經驗的累積持續精進作為,盼能提供臺北市民舒適的道路使用經驗與服務品質。
為提升臺北市道路服務品質及機踏車族通行安全,自109年起臺北市頒訂市區道路人(手)孔蓋(面積900平方公分以上)的抗滑標準為50BPN。囿於民生需求及維護所需臺北市道路上仍有分跨不同單位之各式各樣孔蓋,當孔蓋老舊磨損而失去原有的防滑性能時,將有可能影響用路人、行人的安全。自110年起與社團法人中華鋪面工程學會及國立宜蘭大學研究團隊合作,針對道路上孔蓋防滑性能進行抽測,此項作業主要出發點是期望透過抽測促進防滑改善之施工品質,達到維護市民安全及整體道路服務品質的提升。
同時,道管中心亦透過該項作業兩年來所蒐集的資料為基礎進行統計分析,得知孔蓋位處道路的位置會影響防滑性能維持性。根據抽測報告有些孔蓋位置低於50 BPN的機率相對較高。本作業提出之研究結果,將會提供給各管線單位作為未來孔蓋設置(計)、下地與維護時的參考。道管中心亦將分析研究結果進行學術投稿,並在今年度由國立東華大學舉辦之第二十二屆中華民國鋪面工程學術研討會發表,並且獲得優秀論文獎。
人(手)孔蓋防滑性能過往較容易受大眾忽視,被動式的等到有問題才改善。道管中心近年之作業目的希望能夠改變各管線單位的觀念,不再只是藉由主管機關或民眾反映才改善,而是各管線單位能夠本於權責走在前端,建立自我預防性標準;最終的目標是希望各孔蓋設施所屬單位能對留在路面上的孔蓋防滑性能進行掌握,不只要平整而且還要防滑,提昇用路人車行的安全。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