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121字
台灣儲能產業近二年快速發展,業界均認同消防安全的重要性,但始終說得多、做得少,不少只是喊口號,或者作法不透明;加上消防法規制定趕不上產業發展的速度,業者經營陷入如同走鋼索般的險境。
儘管目前國際認證標準已頒布有關防止鋰電池熱失控傳播的測試標準,但台灣至今尚無本土的實際燃燒試驗與結果資料,在國家政策擬定、消防技術研究、產業實務發展皆缺乏科學、客觀的參考依據。為此,長庚國際能源在取得美國儲能系統安全認證之後,特別邀請中華民國消防設備師(士)協會理事長何岫璁博士主持「儲能系統機櫃級別(Unit Level)全尺寸燃燒暨延燒防護試驗」計畫,2月17日在暐誠國際驗證的基隆實驗室進行燃燒測試,透過加熱方式強制使電芯燃燒,模擬儲能案場發生熱失控的情況,藉以收集溫升數據,並且觀察是否波及相?電芯,甚至整個電池模組起火的情形。
這次測試的內容及意義均不同於過去整個儲能櫃體燃燒或注水的燃燒試驗,何岫璁以換器官及微創手術為喻說明,目標是以最小的破壞達到減災,也是全世界努力的方向。試驗模組間設置「微霧防護系統」是特別的設計,模組內的電芯全數燃燒時,仍可防止相鄰模組內的電芯發生熱失控。有助於提升儲能系統的消防安全等級及火災保險的承保意願和保障。
長庚國際能源董事長王貴雲表示,儲能從表前應用走向表後甚至家戶市場,希望各界建立共識,擬定有效的因應對策,達到有效防災,確保生命財產安全及產業穩健發展。計畫將分3次進行,並舉辦結案說明。活動受到各界高度重視,當天中央及地方跨部會機關、產學研單位及民代出席,含主管能源政策的能源署、主管檢驗的標準檢驗局,內政部消防署、基隆、雙北與各地消防局;大葉大學環境與安全工程學系、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台灣建築中心、工研院,消防技術基金會及消防安全中心基金會等。
何岫璁為大葉大學兼任教授,他表示,儲能設備意外往往起自於一顆電芯的熱失控,因未能有效扼止,以致災害擴大進而引發火災,嚴重時可能產生爆炸甚至釋出有毒氣體。電池為何熱失控?原因相當複雜,BMS是否發揮應有的平衡功能以及材料選用等,都會導致電芯運作失常。消防安全成為儲能業者最感棘手的問題,如何定出一套標準作業程序,困擾著制定法規的主管單位。長庚電芯的隔離膜及電解液採用特殊配方,達到不易起火,雖墊高了成本,消防安全設計方面卻相對容易,並且降低保險費用。
大葉大學環境與安全工程學系葉啟輝主任表示,消防設計能否被接受,須以火災風險量化評估作為依據,可惜國內尚未頒布火災風險評估的作業參考指引,在缺乏可遵循的作業規範下,消防設計不免存在漏洞,消防設備師簽證和風險可容忍的允收關係,都有再提升之處。應以多道防線的保護層防護(LOPA)為思考,制定合宜的政策,是業界必須正視的課題。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