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7月除息大作戰 搭3大要點鎖定質優股

台股。(本報系資料庫)
台股。(本報系資料庫)

本文共862字

非凡商業周刊 文/曾志翔

今年的6月份,受到國際股市影響,迎來一波修正,外資不斷地提款,不管個股好壞,殖利率高還低,外資似乎是鐵了心的賣股,有些股票是除息前棄息,有些股票是拿了息就跑掉。

最好先觀察外資態度

以欣銓(3264)(3264)為例,6月16日除息當天,除息日賣壓湧現,股價迎來一波殺盤,再看陽明(6209),6月27日除息前的一星期,股價自120元跌到最低97.3元。

不管除息前或除息當天,在6月份的盤面,都可以看到外資賣股的態度,因此是否要參與接下來除息的個股,必須先看外資態度,再看個股本身。

首先,影響外資賣股的態度,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美國升息以及縮表正式啟動,由附圖可以看出,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於6月14日來到3.5%近年新高。

投資朋友這裡要注意,不是只有看3.5%的數字創新高而已,而是要思考背後對資金流動的問題,因為美國公債幾乎是無違約風險,一個簡單的舉例,假設10年期公債殖利率是1.5%,股市殖利率為5%,高配息的基金經理人自然會將資金投入股市。

但現在狀況是10年期公債殖利率是3.5%,股市殖利率5%,這時的債券利率就會將股市的一部分資金吸走,造成股價下跌,美國目前還在升息當中,並未停止,未來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如果進一步上升,假設10年期公債殖利率來到5%,股市殖利率5%,此時投入股市的吸引力就會大幅降低,這時對股市是非常危險。

由以下2個公債殖利率上升的階段來說明,分別是階段1的2003年~2007年(公債殖利率上升3.8%→5.1%),階段2的2012年~2018年(公債殖利率上升1.6%→3.15%)。

階段1的時候,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從2003年5月約3.8%,一路到2007年6月上升到約5.1%,隨後不小心戳破股市泡沫,伴隨而來的就是2008年的金融海嘯。而在階段2的時候,殖利率則一路緩慢漲到2018年殖利率約3.15%高點,這次就沒有引發金融海嘯。

【完整內容請見《非凡商業周刊》2022/7/1 No.1308】大退潮之後 不裸泳好股,想了解更多,詳洽02-27660800 或 請上「非凡優購」網站查詢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成立於1997年,全台最專業的股市財經雜誌。本刊以中立、公正、客觀的立場,為投資人掌握最新的財經資訊,本刊內容為國內、外總體經濟分析,現今當紅產業剖析,個股研判及操作相關報導,投資股市不可或缺的財經雜誌,讓您做好萬全準備,迎戰多變的行情。

延伸閱讀

上一篇
買千萬海濱別墅夢想成真,卻讓傭人先品嚐夕陽咖啡...一對50歲中產階級夫妻的理財啟示錄
下一篇
以巴菲特、段永平、林園為例:股市真正的大贏家,是防守型而非進攻型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