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花10年就有改變 千萬富翁的三個共同習慣

提要

千萬富翁的3個共同習慣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本文共1062字

天下雜誌 編譯 樂羽嘉

美國會計師、財務規劃師、暢銷作家科雷(Tom Corley)2004年展開為期5年的「富裕習慣」調查,研究全世界最富有的人是怎麼思考金錢問題。他訪問225位千萬富翁,分成4個類別:

1.儲蓄-投資者:

不管他們的全職工作是什麼,存錢和投資是他們每天的日常,他們會不斷思考讓財富成長的聰明方法。

2.升遷者:

這些人在大公司工作,把時間精力都花在升遷上,直到爬到管理高層的位置,就能拿到極高薪資。

3.大師:

他們是自己領域的佼佼者,靠知識和專業取得極高的報酬,通常需要具備學位(如律師、醫師)。

4.夢想家:

這些人都在追夢,像是創業、成為成功的演員、音樂家或暢銷作家。夢想家靠著做喜歡的事情維生,熱忱結出的果實出現在他們的銀行帳戶。

在上述四種人當中,儲蓄-投資者風險最低,至少跟創業或追尋藝術熱忱相比是這樣。科雷採訪的千萬富翁中,有88%認為存錢是長期財務成功的關鍵。

科雷調查中,千萬富翁平均花12到32年,從300萬美元(約新台幣8997萬元)累積到700萬美元(約新台幣2億993萬元),以下是這些富人的3個共同習慣:

1.把淨薪資的20%存起來

科雷訪調的每個儲蓄-投資者,都把每張支票、每次領到的淨薪資20%以上存入銀行。其中很多人設定自動轉帳固定比例的淨薪資,一般會把10%轉入雇主贊助的退休帳戶,另外10%自動轉入另一個存款帳戶。

儲蓄-投資者會把每月存款的10%,投入投資帳戶。如果覺得20%太挑戰,固定存入少一點比例的薪資,依然能幫助你達到未來的理財目標。

2.定期把存款拿去投資

由於他們持續把存款拿去投資,就能累積複利,開始的時候不那麼顯著,但十年後就能累積到一筆可觀的財富。在倒數退休的那幾年,他們的財富平均增長至330萬美元(約新台幣9895萬元)。

逐夢創業的千萬富翁們,則沒有辦法把存款拿去投資,尤其是在剛開始追夢時,他們的存款都會拿去當做營運資金。不過當他們累積到足夠的現金流後,會立刻把獲利拿去投資。

3.極度節儉

千萬富翁的共通點是極度節儉,他們有意識地控制花費、聚焦在品質上,喜歡買特價的東西。節儉本身無法讓你富有,但能夠讓你省下一大筆錢,因此就能投資更多錢。

(資料來源:CNBC、Buckeyecountry)

※本文由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最新圖解!中國72小時「封台」軍演

台股跌幅25%,賺股息、慘賠價差 手上存股要停損嗎?

工程師35歲退休:別把錢花在這6件事上,你也做得到

台積電招「文組生」告訴我們的事:別把學以致用想窄了!

為什麼不該等「跌到最低點」再買股票?理財專家實測:定期定額更賺錢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幫助您掌握最前瞻的觀念與趨勢,與世界零距離,與台灣超連結。在混亂的世界中,給讀者一束最清晰冷靜的聲音。

延伸閱讀

上一篇
買千萬海濱別墅夢想成真,卻讓傭人先品嚐夕陽咖啡...一對50歲中產階級夫妻的理財啟示錄
下一篇
以巴菲特、段永平、林園為例:股市真正的大贏家,是防守型而非進攻型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