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約翰柏格:散戶指數基金、永不出售 讓企業成長帶來資本增值和分紅

提要

最敢講真話的分析師,直白剖析投資人的悲哀!

柏格(John C. Bogle)。本報系資料庫
柏格(John C. Bogle)。本報系資料庫

本文共3184字

樂金文化 作者: 張化橋

編按:作者年輕時進入中國人民銀行總行任職,轉戰香港證券市場後,屢屢被評為「最佳研究團隊」、「最佳分析師」,在本書中娓娓道來自己多年研究經濟與股票後,所打磨出的投資理念。

他以個人的經驗,告訴大家「不要做短期投資」。身為分析師,作者也曾崇尚價值投資,企圖找到能持續看漲的潛力股,但他並不打算把這種投資方式推薦給散戶。他想要告訴散戶:做指數投資,才是最實在的方式。

人們都知道,十個散戶有九個都賠錢,但幾乎每個散戶都深信自己一定能賺到錢,甚至能超越大盤。為什麼散戶總是賠錢?改買基金或請人代操會比較好嗎?真的有機會能超越大盤嗎?最敢說真話的分析師,直白剖析散戶的賠錢病灶,並且指出一條真正安全的投資之路。

我最近讀了美國先鋒 500 指數基金( Vanguard 500 Index Fund)的創始人約翰.柏格( John Bogle)的兩本書,一本是他 2007 年寫的《約翰柏格投資常識》( The Little Book of Common Sense Investing),另一本是他 2008年寫的《夠了》( Enough)。這兩本書的共同主題十分鮮明,我把它記錄在此,以警告我自己,也與讀者分享。

先說股民的悲哀。柏格說,你們瞎折騰個什麼呢?每天忙忙碌碌,買賣頻繁,只是幫了券商的忙,肥了稅務局。可是做為一個群體,股民的回報只是等於大盤的回報而已。這還沒有扣除股民在瞎折騰過程中的費用。這些費用包括,研究成本、交易佣金和稅收。從中長期來看,大盤的報酬在扣除貨幣貶值因素之後,無非也就是 4%∼6%,因此,大家千萬不要小看費用的比重。扣除費用,股民做為一個群體,必然跑輸大盤。這是一個數學上無法挑戰的定理或者不等式。

在歐美一百多年的股市歷史上,不少智者也總結出這個定理,可是股民們還是樂此不疲。為什麼呢?為什麼一百次股災也不足以教會股民呢?原因很簡單,大多數股民根本沒有理解這個淺顯的道理。也有不少人明白這個道理,但過於自信和貪心。他們認為,雖然股民做為一個群體只能跑輸大盤,但自己有優越的智商、選股能力和心理素質,因此,必然能跑贏大盤。我記得幾年前某機構在美國做過一個樣本很大的問卷調查,結果很有趣: 19% 的人確信自己屬於美國收入最高的 1% 的群體。

我們經常聽到張三、李四炒股賺錢的例子,可是當他們虧錢的時候,他們一般是輕描淡寫或者諱莫如深的。從中長期來看,持續炒股而成功的人是極少見的,其機率就像中六合彩一樣低。

有人可能辯解說:「我過去三、五年的投資回報真的很高。」可是柏格提醒我們,你真的跑贏大盤了嗎?特別是,把瞎折騰的費用扣除之後,你還能跑贏大盤嗎?最後一點,過去的三、五年不能代表未來的三、五年,統計學上的「均值回歸」( Reversion to the Mean)讓你不敢得意。

近幾十年來,越來越多的歐美股民明白了自己的瞎折騰從中長期來看有多麼愚蠢,於是共同基金行業越來越興旺,共同基金占股市的交易和持股比重也越來越大。但是柏格認為,基民(基金持有人)與散戶相比,幾乎同樣愚蠢。基金行業做為一個整體,當然也只能跑輸大盤。做為一個整體,它們本身就是大盤,怎能跑贏自己呢?除去買賣基金的費用,以及基金本身的各種費用,這個行業當然也只能跑輸大盤。在全球經濟成長放緩、企業報酬率下降的當今世界,每年 1% 或者 2% 的費用率,簡直是一個吃人的數字。柏格說,不管基民們是賺還是賠,費用可不變的,這不是很可笑嗎?

柏格說,基金行業的從業人員絕大多數很敬業,智商高,也很誠實,但做為一個整體,他們不創造社會價值,也不為基民們創造價值。柏格自己做了大量研究,也引用了大量權威機構和人士的研究。比如,他引用了耶魯大學基金會首席投資官大衛.史雲生( David Swensen)的研究:在多如螞蟻的基金中,過去二十年中只有約 4% 的基金扣除稅收和費用之後能夠跑贏大盤,而且平均起來也只是比大盤的報酬率多了 0.6% 而已;而 96% 的基金跑輸大盤,而且輸得很慘:平均每年跑輸 4.8%。大家都知道基金經理和券商有發財的,可是發財的基民卻很少聽說過,柏格如是說。我突然想起一個例子,挖黃金的人不見得賺錢,但生產和銷售鏟子及鐵鍬的人可以大賺其錢。

最近二十年在美國還有一個很興旺的行業,就是投資顧問行業,投資顧問們幫基民們選擇投資哪種基金,何時投入,何時退出,煞有介事。當然,這些人不是做義務勞動的,基金的買入和賣出也不是沒有費用的。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在過去二十年內,投資顧問們推薦的基金報酬率,嚴重跑輸基民們隨心所欲所選的基金報酬率。

過去二十年裡,千千萬萬的基金中,只有美盛集團( Legg Mason)米勒先生( Bill Miller)的基金,連續十五年跑贏標準普爾 500 指數,但跑贏的幅度也不大,後來他的名氣大了,基金的新錢也多了,他卻越來越難跑贏了。最近兩年,他嚴重跑輸大盤。米勒先生能因為跑贏大盤而成為傑出英雄,這一現象本身就說明跑贏大盤就好比中六合彩一樣困難。

巴菲特的老師班傑明.葛拉漢( Benjamin Graham)是現代證券分析行業的開山鼻祖。他到晚年( 1976 年)才開始對證券分析的作用產生極大的懷疑。他對記者們說:「我不再鼓勵大家研究股票。四十年前(即 1930 年代),到處是便宜股票,因此,證券分析讓人們大獲其利。可今天,每檔股票都被大量內行的人反覆研究過,不再值得費人力物力去研究。」啊哈!如果他今天還健在,不知他會對當今的證券分析行業(以及投資行業)做何評價。柏格引用這個故事不是說投資股市不能賺錢,而是說股民必然跑輸大盤。

柏格說,基民們不要試圖挑選好的基金,它們都是一回事。過去三年表現好,不代表未來三年表現也同樣好。表現好壞只能事後才知道。與其說基金經理水準高,不如說他運氣好,但是沒有人能夠總是碰上好運氣。

哈佛大學基金管理公司的前總裁傑克.梅爾( Jack Meyer)在業內成績傲人。他在 2004 年對美國《商業週刊》記者說:「整個投資行業就是一個大騙局。大多數人以為他們能找到高水準的基金經理來為他們理財,而我認為85%∼90% 的基金經理是跑輸大盤的。扣除費用之後,他們是摧毀基民財富的。」

柏格給普羅大眾的建議是買指數基金,永不出售,讓企業的中長期成長帶給你資本增值和分紅。試圖選擇一個最佳切入點是蠢人玩的遊戲。柏格列舉了大量的資料說明,從中長期來看,指數基金費用極低,讓基民睡得踏實,而且回報不菲,超過絕大多數管理積極的共同基金或對沖基金。柏格在兩本書裡反覆強調複合成長的巨大威力。 1,000 元投資如果每年回報 6%,十年之後便是 1,791元,二十年之後便是 3,207 元。他還特別強調簡單的東西往往比複雜的東西好得多。

在歐美,這十年來指數基金開始受到歡迎。不僅是散戶,而且很多退休基金公司、工商企業以及大學的基金也開始把一部分投資放到指數基金。柏格建議大家投資於涵蓋範圍最廣的指數基金,而且不要追逐帶任何概念的指數基金,因為當一個概念開始走紅的時候,往往也是價格偏高的時候,基民的進入正好中了埋伏。總之,股民和基民們永遠不要覺得自己比別人更聰明。

柏格在 1975 年創辦了世界上第一個指數基金──先鋒基金,現在其個人財富在美國財富榜位列百名之內。他的書不是為了稿費而寫,所以特別值得一讀。他幾十年前就已功成名就。我很欣賞他書中的智慧。他的兩本書文筆流暢優美,沒有幾個我不認識的字,於是我決定把它們當成我的英文課本典範。他個人有網站,只要你在搜尋引擎上輸入他的名字,網路就會把你帶到他的網站,那裡有樸素的智慧。柏格書中講的全部是美國的情況,如果在國內也有類似的情況,那純屬巧合,請讀者不要大開國罵。

本文摘自樂金文化的《中國最敢講真話的股市人:中國第一分析師打磨十七年的股市眼光,最誠實又直白的洞悉市場真相》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樂金文化,創立於2018年,我們秉持編輯專業和文化使命,探索世界重要的問題、思想與趨勢,透過引介、出版海內外的優質好書,期許為每位愛書人帶來一場場的心靈饗宴,讓好書不寂寞。

延伸閱讀

上一篇
除權息旺季到!存股必看11檔「三高股」名單曝光...現金殖利率最高逼7%,「這檔」年年填息
下一篇
曾欠3,000萬,帶刀登門找黑道剁手宣誓還清...億元CEO從理債悟理財:只靠一份薪水就像在玩六合彩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