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理財的兩個任務:「認真工作提升儲蓄率」和「認真買、持續買」

圖/pixabay
圖/pixabay

本文共1571字

商業周刊 《持續買進》

投資理財經常淪為一場投機行為,原因無他,本金不夠、目標太大,就算有了超高的報酬率,也難以累積足夠的資金,而靠著所謂長期「存股」緩慢的成長速度,讓人從熱情轉為失望,最後走向短線交易的戰場。

在各地演講的過程中,常有人問:「沒有錢的話,該怎麼進行投資呢?」,我的腦中會閃過很多的問號,沒錢當然是要去工作賺錢,不然哪來的錢呢?

每個人的起步大多相同,透過勤奮工作累積第一桶金、想辦法拉高儲蓄率以加速進程,也有人進一步會記帳來控制金錢流向,減少非必要性浪費。而作者所說的:「最牢靠的致富之道是增加收入、投資於生財資產」,我是很認同的。

從某種角度上來看,個人的收入的增長具有高度價值。在職場中透過職務調整、年資累積或是跳槽等手段,可以讓薪資逐漸成長,以年輕人初入社會由每月4萬元薪資起步來看,相當於年薪52萬〔4萬(12個月薪資+1個月獎金)〕。若要透過投資產生52萬的收入,相當於是一個 52萬/5%收益率=1,040萬的投資組合。

沒想到吧!初入社會的年輕人相當是千萬級的投資組合,要是每個月薪水再多投入5,000元,就相當於這個投資組合增加到1,170萬。與其在一開始連第一桶金都沒有的狀況就去投資,倒不如透過工作讓薪資增長,效率還來的更好。

而股市有句話說:「本小利大利不大、本大利小利不小」,這就告訴我們,沒有足夠的資金投入市場,不管再怎麼努力提升報酬,也難有良好的獲利數字。更進一步來看,本金不夠,則投資的視野也會跟著限縮,難以了解投資策略的真諦。

舉例來說,只有10萬的人進行投資,腦袋想的都是all in。資金有2,000萬的人進行投資,想的是怎麼合理控制風險。一樣的10%震盪,結果實在是差太多了。所以在投資這件事情上,我認為先好好工作,至少有一桶金之後再投資會是一個好的選擇。

在步入市場後,開始面對各種投資的選項,像是個股、債券、黃金、原物料、貨幣、REITs等,一旦開始涉及到價格,難免會想用最低價格來佈局。我常跟學員說:「每個人都想當那個買在最低價的天選之人,事實的結果往往是在等待中蹉跎」。

我說個故事給各位聽聽:曾經有位朋友深信市場終究有大回檔的時候,手中的資金要等到大回檔出現時重壓,讓財富重分配到他身上。在2020年時,這個機會終於出現了——Covid19疫情爆發,全球股市重挫——他難掩興奮的告訴我:「你看,終於讓我等到了!」,我問他那何時要重壓呢?他說道,上次的經驗是市場會重挫後出現短暫回溫,之後再一次下跌且跌得更深時(他以2008年的金融風暴作為範本),才是最佳時機。

後來的故事,我想各位都知道了。並沒有所謂的再一次下跌,在全球央行的聯手降息下,市場迎來V型反轉,股市更是創下新高水準,之後更將這股氣勢延續到了2022年2月後才開始因庫存問題爆發而修正。

那位朋友呢?有實現財富重分配了嗎?因為他後來不願意再跟我討論這件事情,就沒了下文。根據我從其他朋友的側面了解,那時他一直在等待再次下跌的修正,眼睜睜的錯過這一次多年難得一見的大行情。

那從這件事情的省思是什麼?那就是不要企圖當那個天選之人,偶爾的幸運並不會一再地出現。而作者也提出了定期投入與每次都買在最低點的比較,定期投入的人輸了嗎?並沒有,持續留在市場、持續買進累積部位所得的獲利更加豐碩。

所以投資是不是一件很難得的事情呢?這取決於是否有特別的想法(例如只想在最低點all in),如果沒有,其實書中也告訴我們,投資簡單的致勝之道就是「買指數產品少碰個股、持續買進、有閒錢就投入、愈早開始愈好」。看似簡單,執行起來卻不簡單,這就是所謂的知易行難。

無論如何,這本書揭露了許多投資的真相,也告訴我們在每一階段有哪些要注意的想法,可以讓我們少走很多冤枉路!

上述內容來自【推薦序】股魚/智富專欄作家

本文摘自商業周刊的《持續買進:資料科學家的投資終極解答,存錢及致富的實證方法》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商業周刊》出版部成立於2010年,秉持一貫的產品精神,出版書籍及特刊等閱讀載體,為國內外讀者提供更多元的知識平台。更多好書歡迎參考: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bookshop/book

上一篇
給自己加薪 四檔月配債券ETF 4/18除息
下一篇
「市場傳大立光掉單,AI機器人卻推測下月V轉,那次我賺20%」電機博士自組ETF績效更勝一籌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