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台灣藝術家吳修銘受邀參加SIGGRAPH ASIA國際科技藝術展會

本文共1178字

經濟日報 邱四珍

數位科技發展與生活越來越緊密,你可曾想像過未來的藝術會是何種形式呢?台灣藝術家吳修銘受邀參加12月6日-12月9日於韓國大邱SIGGRAPH ASIA國際科技藝術展會DAEGU展出。

此次於SIGGRAPH ASIA的藝術特區展出的主視覺《河流演奏會》。 ...
此次於SIGGRAPH ASIA的藝術特區展出的主視覺《河流演奏會》。 吳修銘/提供

此次《河流演奏會》作品入選SIGGRAPH ASIA的藝術特區展出。《河流演奏會》是他於2020年在鹽水開始的計畫,以水下麥克風深入水面錄製水下的聲音,採集聲音樣本,研究反映不同區域的河岸生態的聲音特色,透過語音情緒辨識等聲音分析技術來詮釋水聲樣本的資料,將河流的水聲轉譯為感性的音樂並捕捉「河流闡述的語言」,開啟了人類與河流溝通度對話的可能性。

被譽為電腦界的諾貝爾獎的全球最大電腦相關協會之電腦協會ACM(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擁有超過7萬5千名成員,致力於電腦發展研究,出版ACM通訊專刊、舉辦會議與競賽,並設立不同專業的跨領域組別(Special Interest Group,SIG),提供其成員特殊的技術資訊與服務。ACM SIGGRAPH為ACM SIG的其中一支,以電腦圖形與互動技術為關注焦點,此平台號召了來自藝術、軟硬體開發、電影、科學與商務...等個領域專業人士共同討論與交流技術與創作,想像並建構藝術與互動設計的未來形式/形勢。

電腦協會ACM起初創立於美國,於1974年召開第一屆SIGGRAPH會議,並於2011年開始在不同城市舉辦。自2008年設立SIGGRAPH ASIA,每年以亞洲城市為據點舉辦會議暨展覽大會,為期四天的會期中,邀請藝術家、科學家、開發單位等各單位分享創作並展示各種革命性的新技術。2022年SIGGRAPH ASIA 將於韓國大邱舉行,此次以科技、藝術、動畫、遊戲、互動、教育與新興科技等面向面向大眾。

台灣科技藝術家吳修銘,深耕數位科技藝術領域超過10年,重視環境與人的關係,企圖探索人類感知經驗與景觀背後的關係,常以特有的感性眼光採集如環境音、河流聲音、人群移動等不同對象的特性素材,並運用其鑽研之技術,對應不同的內容為創作作品開發程式。2022年才剛藉由《人造實境》系列作品獲選第15屆文化部2022 Made In Taiwan新人特區推薦之藝術家之一名,作品也曾受邀於雅典數位藝術節、雅典雙年展、西班牙 MADATA 科技與互動藝術節、西班牙 IN-SONORA 聲音與互動藝術節、英國當代聲響藝術節、蒙古地景藝術雙年展等藝術節、奧地利電子藝術節台灣展區等展出。

在互動技術、虛擬數位將大幅改變人們的生活模式、藝術創作也受到其影響,吳修銘關注科技藝術如何在社會產生意義,也持續透過不同的作品與觀者對話,共同思索對人與環境一個更和諧的未來世界可能性。

吳修銘更多作品至https://instagram.com/wusiouming?igshid=YmMyMTA2M2Y=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羅芙奧2023春季拍賣會 各專場亮點 搶先預覽
下一篇
文化部「MIT新人推薦特區」暨原民會「原住民族藝術特區」 新銳藝術家臺北藝博展實力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