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失智者的金融危機/張姐辦信託防啃老兒,這5招專家說有用

張姐跟銀行簽訂信託契約,約定要把錢用來投資債券,投資收益也滾入信託財產中,並由她的好友擔任監察人。示意圖。 圖片來源:freepik
張姐跟銀行簽訂信託契約,約定要把錢用來投資債券,投資收益也滾入信託財產中,並由她的好友擔任監察人。示意圖。 圖片來源:freepik

本文共1278字

經濟日報 記者邱金蘭/台北報導

張姐從職場高階主管退休後,唯一的兒子愛亂花錢,她擔心老了沒依靠,跟多年好友討論後,決定把身邊的60萬美元辦信託,並由信賴的好友做信託契約的監察人。

張姐跟銀行在信託契約中約定,這筆錢運用投資債券,投資收益也滾入信託財產中;信託契約提前終止或變更特別約定事項,都必須由張姐跟好友兩人同意。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本週免費看VIP文章,剩
或者
選擇下列方案繼續閱讀:

加入數位訂閱 暢讀所有內容


彭博等8大外媒、深度內容、產業資料庫、早安經濟日報、台股明星賽、無廣告環境

加入udn會員 閱讀部分付費內容

免費加入

會員可享有收藏新聞、追蹤關鍵字.使用看盤系統等服務

登入udn會員 免費試閱

延伸閱讀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