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賀!突破120萬會員,邀請會員免費讀VIP好文,萬元好禮等你拿!立即閱讀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notice-title img

歡慶突破120萬會員里程碑,全站限時開放閱讀!快來參加閱讀任務,萬元好禮送給你!



不再通知

台北藝術宮活動 展當代藝術視角下的王船慶典

本文共702字

中央社 記者王寶兒台北11日電

台灣多地可見迎王與送王船習俗,台北藝術宮推出「藝術王船慶典」活動,以當代藝術創作形式促進民俗藝術討論,轉化「王船」功能,今天舉辦論壇分享迎王與送王船習俗由來。

台北藝術宮主辦「藝術王船慶典:讓另一個世界也能擁有當代藝術」,今天舉行「藝起迎王──台灣王船與藝術文化論壇」,透過民俗信仰、影像紀錄、工藝等角度討論台灣迎王與王船祭典,並銜接民間傳統藝術與當代藝術。

芝山巖惠濟宮辦公室主任王俊凱以「漫談台灣迎王祭典」為題開場,他說,在不同地區可見不同「王」的說法,北部多見「王爺」,南部多見「千歲」,但都意指男性形象的神明,緣由典故也各有不同,可粗分為自然王爺、人神王爺或瘟神王爺。

至於「送王船」習俗由來,王俊凱表示,最遠古意義便是為了送瘟,「瘟疫在醫療不發達的年代是非常可怕的,一個村莊染病,可能過半都會死亡,船在古代是能夠離開一地最遠的交通工具,那就造船送走瘟疫,送得越遠越好」。

王俊凱分享,台灣在迎王與王船祭典習俗中也發展出獨特特色,如「千歲」稱呼便是一例,起源可追溯至南部,最有名便是南鯤鯓代天府的五府千歲,若在北部看見「千歲」名稱,多是居民移動間拓展原鄉神明稱呼。

民俗祭典中的王船肩負祈福、消災、解厄的期望,「藝術王船慶典:讓另一個世界也能擁有當代藝術」活動則改變王船的任務,首先邀請藝術家陳呈毓打造1艘船,並徵集藝術家作品,預計在活動展期後,要讓乘載藝術作品的船隻,最終在海岸全數焚燒。

考量活動性質,台北藝術宮徵件也以可燃燒完全、無空污及毒物污染、無爆炸可能的作品為主,排除塑膠、金屬等材質。

「藝術王船慶典:讓另外一個世界擁有當代藝術」活動即日起於台北剝皮寮歷史街區演藝廳舉行至9月1日。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台灣年均14萬人次遊捷克 4大關鍵字吸引旅客
下一篇
大樂透頭獎槓龜 下期獎金上看2.9億元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