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氣溫超過34°C中風機率增 2043年發生天數將是目前3倍

本文共890字

聯合報 記者賴昀岫/台北即時報導

全球暖化不只北極熊受到衝擊!研究調查發現,氣溫高於或低於最適溫度時,中風風險均會增加,在台灣的高溫閾值為34°C,容易因缺血性腦中風至急診就醫;低溫閾值8°C則是出血性中風為多,在全球暖化情況下,全球暖化程度2°C的情境下,最高溫超過34°C的天數預計將增加至每年36.4天,也就是未來達到中風高風險的高溫天數將是目前的3倍左右。

國科會與台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共同彙編2024台灣氣候變遷分析系列報告,當中收錄國衛院國家環境醫學研究所助研究員吳威德團隊,結合全台2001至2020年的腦血管疾病數據與氣象觀測資料,建立溫度與心血管疾病發生率的關聯性迴歸模型,結果顯示溫度與中風風險之間呈現出U形反應曲線,即溫度高於或低於最適溫度時,風險均會增加。

在高溫環境下,因出汗和皮膚血流量增加,會導致脫水、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濃縮和膽固醇濃度升高,增加中風風險;在低溫環境則會導致周邊血管收縮、血壓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造成心臟的負荷,此外血液中膽固醇及纖維蛋白原數值也會上升,造成血液濃縮與發炎反應,引起血栓。

吳威德說,一般人聽到「高溫」,普遍會先聯想到較為急性的熱衰竭、中暑等熱傷害,容易忽略慢性病的影響,但其實國際上對於溫度影響具有較強證據力的,包括心臟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及腎臟疾病,本次研究著重溫度與中風的風險,以公共衛生及環境醫學的角度,希望藉由研究發生率達到預防效果,例如政策及對民眾的衛教等。

吳威德指出,藉由健保資料庫掌握中風至急診就醫的病人資訊,進而得知發作當天的溫度,與沒有發作時對比,知道哪一個溫度容易誘發中風急症,發現34°C左右,容易誘發中老年人和慢性病患的中風發生,這和生理機制有關,高溫時容易因血液濃稠而阻塞血管,出現缺血性中風;低溫的閾值則約為8°C,因為血管收縮快速,容易引發出血性中風。

台灣地處亞熱帶,高溫很容易超過34°C,吳威德指出,目前衛福部的高溫預警為36°C,在全球暖化程度2°C 的情境下,日最高溫超過34°C的天數,預計每年增加至36.4天,到達年份的中位數為2043年,表示未來達到中風高風險的高溫天數,將是目前的3倍左右。

高溫閾值為34°C,容易因缺血性腦中風至急診就醫。示意圖非新聞當事人,本報資料照...
高溫閾值為34°C,容易因缺血性腦中風至急診就醫。示意圖非新聞當事人,本報資料照片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日本六本木藝術之夜新單元 台灣成首選主題
下一篇
最大震度3級!花蓮今晚間發生規模4.8地震 15縣市有感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