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創新平台/地方創生 芭樂葉變洗衣精

本文共882字

經濟日報 李珣瑛

台灣有「水果王國」的美譽,一年四季都有豐富多樣的水果可食用,其中芭樂因含維他命C、膳食纖維等營養成分,是頗受歡迎的水果,但芭樂除果實外,以往被廢棄處理的芭樂葉其實也有高含量的抗菌成分——多酚,是蔓越莓的30倍,工研院研發團隊透過材料分析及低溫萃取技術,將芭樂葉搖身一變為抗菌洗衣精,讓廢棄枝葉再生變綠金。

「這項技術是與社頭當地織襪工廠以及芭樂農民共同合作的成果,是地方創生很好的案例。」工研院材料與化工研究所組長張昌榮表示,工研院與彰化社頭的淵源很深,2012年起,工研院團隊協助當地織襪工廠開發機能性高品質襪品,突破因全球貿易自由化和國外低價襪所遭遇的競爭瓶頸,開拓創新藍海市場。

近年淨零排放成為企業關注的議題,當地的廠商便思考,社頭除了襪子有名,也是芭樂的故鄉,每年有超過數百噸以上的廢棄枝葉,該如何高值化再利用取代掩埋或焚燒處理?於是找上了工研院團隊尋求技術解方。

工研院研究團隊深入發現,綠葉含有許多有益的成分,像是富含豐富的多酚、類黃酮等,沒有妥善運用非常可惜,於是投入一年多時間開發專利技術;看似簡單,但隔行如隔山,當技術人員遇上傳統農業,光是建立芭樂葉分選、清洗、磨碎、乾燥等前處理就耗費了許多心力,如何提高萃取效率又是另外一個功夫。經過不斷試驗後,終於透過綠色無菌製程、低溫勻相生質輔助萃取、氧化抑制活性保存等關鍵技術,可在低溫、又極短時間內萃取出高濃度的多酚原料「GuavaLift」,有效成分是傳統技術的500倍,大幅提升萃取效率。

團隊觀察到現在市面上有許多機能性紡織品,以及消費者的親膚需求,除了「GuavaLift」多酚成分,團隊特別設計洗衣精內不添加陽離子成分,可較完整保留機能成分,不破壞纖維的彈性與排汗等功能,不僅具有去除皮脂氧化異味、高效能抗菌效果嬰幼兒及貼身衣物都適用,更符合消費者使用需求。

張昌榮說,藉由工研院的創新技術挹注,不僅降低芭樂葉廢棄物的產生,減少因焚燒或掩埋而產生的碳排,更創造出新的循環經濟模式,賦予農業廢棄物新生命,創造出更友善、環保的循環生態產品,未來也持續投入發展技術多元應用,以創新科技為地球永續盡一份心力。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商業興觀點/來杯永續咖啡
下一篇
商業興觀點/低碳轉型 確保永續經營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