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趨勢觀察/振興經濟 從提升投資著手

本文共1047字

經濟日報 佘通權(中華工商研究院副教授)

財政部公布台灣4月出口359.6億美元,年減13.3%,預期5月出口將持續疲軟,預估會連九黑;其次,查今年3月景氣對策燈號再連續亮藍燈!藍燈表示需求疲弱,產業鏈持續疲弱,生產面、貿易面、金融面仍低迷,國發會表示,目前的經濟動能短期內不足以擺脫藍燈。

一般來說,能夠改善台灣經濟環境,解決五缺:缺電、缺地、缺工、缺水、缺人才,有能力洽簽FTA、CPTPP與RECP,誰就有資格擔任下屆總統;換言之,誰能提升台灣經濟成長(GDP),誰就是贏家。

GDP第一個成分是出口貿易。

據調查出口貿易占台灣GDP比重高達60%。除了科技業一枝獨秀外,其他行業不是規模不大,就是競爭力較弱,特別是台幣對美元升值幅度較鄰近國家為大,不利出口;加上美中貿易戰,長期衝擊到美中台的三角貿易,更擠壓到台灣經中國大陸轉運到美國出口的成績,導致台灣出口衰退,在通膨、升息、俄烏戰爭、美中爭端等逆風下,未來出口恐會每況愈下。

GDP第二個成分是民間消費。

疫情讓企業三年來營運備受打擊,八成業者營收衰退,特別是服務業更是受到重創,知名餐飲業紛紛傳出倒閉,大部分生產事業縮小規模營運,停工、減產、實施無薪加假者比比皆是;各行各業普遍陷入一片愁雲慘霧,這也會侵蝕GDP成分之一「民間消費」的分數。

GDP的第三個成分是投資。

投資分為國人對內投資與外來投資。由於五缺的問題一直沒法有效解決,加上共軍機艦不斷擾台,投資成長幾乎停滯。

GDP第四個成分是國際收支。

近幾年台塑重金投資越南大鋼廠、台積電在美、日、中擴充晶圓廠這些重點企業接二連三相繼出走,台灣科技人才隨之大量被挖角,據統計,近十年台灣金融帳淨流出超過10兆新台幣,國際收支呈現負值,對GDP衝擊不可謂不大。

據國際貨幣基金會(IMF)預估台灣今年的GDF僅2.1%,較去年的3%衰退甚多,扣除通膨2.35%,實質GDP可能出現負值;即使台灣人均GNP(人均所得)超過日韓,但實際上經濟成長不僅要看GDP的率,還要看GDP的金額,台灣GDP的金額只有8,000億美元,而韓國則為1.7兆美元,韓國勝出。

現在政府沒有辦法直接與美簽訂FTA,在外交處境惡劣的情境下,短期內簽訂CPTPP與RECP的可能性不高,想要振興台灣經濟只有從GDP第三個成分:「提升投資」方向去做努力。

據調查「投資」一項,占台灣GDP成分約20%,如今台灣欠缺外來投資(FDI),想要提升GDP,首先要誘導外人來台投資,也唯有經濟快速成長後,才能創造台灣的就業機會,帶來貿易增長,提升GDP,進而解決年輕人低薪的問題。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商業興觀點/來杯永續咖啡
下一篇
商業興觀點/低碳轉型 確保永續經營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