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783字
台灣因為產業型態特殊,使用超過10萬種化學品,而主管機關包括:職安署、環保署、消防署、經濟部等,列管分類超過40種。因此在眾多ESG議題中,「化學品管理」可謂最具挑戰性的領域之一。
筆者試著從「降低風險」的角度,簡述化學品從最初期的列管法規判斷、資料建置,到廠區運作與申報作業等,存在哪些管理改善的機會點。
第一類風險:法源掌握
當任何一個廠區有新的化學品要加入運作時,管理者必須在期限內完成「列管法規判斷」,以掌握這些化學品的風險等級與管理成本高低。目前「職安署」對化學品的的列管分類有:GHS、CCB、PEL、環測、管制性、優先管理、母性保護、有機溶劑、特定化學物質、特別危害健康作業等13種,「環保署」有毒化物、關注化學物質等三種,「消防署」有公共危險物品、可燃性高壓氣體等二種,「經濟部」有工廠危險物品、先驅化學品等二種。
基於如此複雜且變動頻繁的規則,若是沒有資料庫與比對系統的輔助,光靠人為的經驗判斷,很可能在最源頭的「法遵合規」就暴露在高風險之中。
第二類風險:資料更新
俗稱化學品「身分證」的SDS(安全資料表),根據勞動部「危害性化學品標示及通識規則」每三年必須更新一次。實務運作上因為眾多SDS的到期日不一,某些工廠又是由不同單位以人工方式管理,缺乏有效的自動提醒機制。源頭資料便有「內容未更新」的違規風險。
第三類風險:安全標示
化學品在實務運作時的安全標示,例如:多國語系危害標示、H Card(危害辨識卡)、廠區平面圖等,往往因為現場操作人員缺乏足夠的教育訓練、專業知識,或者欠缺有效率的數位文件製作工具,讓安全標示出現潛在的漏洞,致使操作人員暴露在危害的風險之中。國內外許多工廠的火災意外,多次因為安全標示未到位,使得生命財產的損失進一步擴大。
理想的管理體系,是用「科技」補位傳統「人力」不足之處,一方面降低執行者的風險,另一方面也提升管理者的決策品質。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