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327字
「外交工作不僅僅是對外任務,其實如今的外交工作更是朝向多元化發展。」外交部公眾外交協調會執行長兼外交部發言人劉永健提到,自己從外交官轉變為外交部發言人,不僅角色轉換,就連自身的心態也需要跟著調整,隨時on call成為必備技能,化身為外交部與社會溝通橋梁。
扮溝通橋梁 隨時on call
劉永健擁有政大外交所碩士學位,不過他畢業於成大環境工程學系,跟外交領域完全無相關。他說,自己在當兵後一直在思考未來要做什麼,經過思考與探索後,他決定投入外交工作領域,政大畢業後就參加外交特考進入外交部,從國際組織司科員開始,歷任領務局、歐洲司、機要室等單位,曾外派印度、紐約、華府,2018年至2021年擔任奧克蘭總領事銜處長,2021年返國接任資電處處長,資歷完整。
就在今年1月下旬,劉永健從外交官成轉任外交部公眾會執行長兼發言人,對於身分轉變,他說,原本只是單純的外交官,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在外館處理一些台灣涉外事務,現在變成發言人後,主要任務從國與國之間的橋梁,變成外交部與新聞媒體的溝通橋梁。發言人更重要的工作是與社會大眾溝通,不僅只是對媒體發言。
原本在外館擔任外交官的任務就是與當地國家建立溝通管道,如今發言人一職性質類似,成為政府單位與社會大眾溝通的橋梁。
劉永健說,在自己上任後每天早上是最忙的時刻,需要大量掌握各項資訊,不論國內外的最新訊息,或是跟外交部有關的,甚至與公共政策相關的所有議題都必須第一時間掌握。
發言人的工作就是需要掌握資訊並且隨時準備好第一時間給予外界回應與最正確的資訊。
雖然在數位浪潮下,科技的進步讓大眾訊息獲取速度相當快,但這中間或多或少會出現錯誤資訊,或是偏離事實的說法,這時候發言人就必須在第一時間給予正確資訊,修正外界流傳的錯誤訊息。除了給予社會大眾正確資訊外,劉永健也說,公眾外交更像是台灣軟實力的展現,舉凡大家熟知的青年大使、外交小尖兵、青年打工度假等計畫,都是公眾外交的工作範疇。
互惠互利 發展雙邊關係
以青年打工度假為例,就是由外交部與教育部一同合作,讓台灣的青年學子到海外體驗不同文化,同時也讓互惠國的青年學子來台灣感受台灣的美好,這樣的方式已經行之有年,確實也獲得滿好的回響,預計近期會再增加以色列成為青年打工度假的選擇之一。
面對台灣外交近年陷入困境,劉永健則不這樣認為,蔡總統採行的是踏實外交的模式,以互惠互利的方式發展雙邊關係,並加深與民主國家之間的交流,建立「民主同盟」的概念。
從目前台灣與國際間民主陣營國家的互動交流來看,確實這樣的外交模式是成功的,不論從去年宣布啟動的「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日前台英啟動「深化貿易夥伴關係」甚至於近期中東歐國家不斷訪台並與我國簽署各種MOU等,都能證實我國目前的外交活動是熱絡的。
「不能再以過往傳統外交思維來判斷外交活動。」劉永健說,以往談及「外交」就會聯想邦交國是否很多個,但在國際間不是只有邦交國才能互動往來,從目前我國與民主陣營國家的來往判斷,我國與這些國家的互動都是熱絡且緊密,不僅是產業間的聯繫,甚至是人與人之間的往來也是相當活絡。
舉例來說,前陣子我國開啟布拉格直航班機,這也代表,台灣與捷克間有達到一定的商務往來才會有這機會,這也是我國在外交軟實力的另一種展現。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