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發現薇趨勢/先深耕一個產業,再談跨域

本文共1257字

經濟日報 王薇瑄

前陣子碰到一位博士班學弟,與我分享他求學歷程的轉折。他的博士論文以生物資訊與免疫學為主題,感覺明明選擇的目標(Marker)、分析方法、邏輯架構都極為嚴謹,但已經連續好幾個月在報告進度時,台下的各領域專家因不理解其設計核心,而遭諸多老師「電」。

然而,他仍然堅持自己的思考框架,努力完成論文。一次年會,國外知名編輯選出最具有潛力的研究,學弟竟在比賽中拿到第一名。之後不論在什麼報告場合,他的思考邏輯突然被大家「理解」,也瞬間成為老師眼中的一塊寶玉。

我在職場奔走進入第三年,是共同創辦人,自認為在職場磨練的時間雖短,但受到的挑戰絕對比受薪階級來得強和苦。創業屬性偏向媒體業,但又離不開內容創新與科技,恰好過去的學術專業又是以生物科技為主,所以常常被人問到,是如何順利的跨領域。

現在的時代氛圍,跨領域確實成為熱門話題,各大專院校也熱中於培育「跨領域人才」,但跨領域的核心價值到底是什麼呢?一個人真的有跨領域的必要特質嗎?

我的求學經驗橫跨國際貿易、日文、微生物與系統生物學,後來成立媒體公司,鑽研科技,又主持藝術類節目,豐富的跨領域經驗讓我悟出一個道理:所有產業的困境與趨勢,竟可怕的相似。

要洞悉一切的先決條件,必須花下足夠的時間深耕一個領域。對所有領域蜻蜓點水,只能讓人體會產業發展的多元性,卻無法實際挖掘產業發展的困境並提出解決問題的策略。

目前主持兩個藝術類Podcast節目,有了與台灣表演藝術和視覺藝術產業對話的機會。以視覺藝術為例,現今的收藏習慣與過去有很大的不同。過去向畫廊收購藝術品的藏家,購買行徑常常是本人自己到畫廊,看到一幅畫很喜歡,於是下個周末帶著另一半到畫廊,發現另一半也喜歡這幅作品;再下一周,帶上孩子,發現全家人都很喜歡同一幅作品,於是就把作品買回家。

如今的收藏習慣,更多是在「考慮一下」的間隙中,就被其他藏家搶下。思考與咀嚼的時間愈來愈寶貴,藝術市場的投機性逐漸成為顯學。純粹欣賞喜愛但沒有辦法獲利的藝術品式微,藏家對好東西的「度量衡」受市場干擾,本益比凌駕於本夢比。

在新興科技產業又如何呢?尤其在台灣重視本益比大於本夢比的投資氛圍裡,極容易盲目跟隨。

今天外資買進什麼?國外哪個名人迷上哪個應用程式?哪間公司鑽研AI變成市值第一?哪個大廠要投注大量精神在機器人上?現在國外什麼行業成為顯學?國內集團無不焦慮,也順勢開始研發。

可惜的是,當市場已經注意到並被媒體大肆報導了,後進者若不是沒搶到第一杯羹,就是在等著被割韭菜。身處資訊紛飛的時代,作為創辦人或是投資者,「好眼光」比以往都重要。

不論是還在學術領域的學弟,還是剛入藝術市場的藝術家,抑或是正準備發展新興科技的企業,如果還是百里馬時就能碰到伯樂,在市場注意到前就能遇到知音,也許才能讓特別的成果呈現在世人眼前。

那麼該如何挑選璞玉呢?第一是透過自身經驗累積的眼光,第二是客觀評論的邏輯與思考,第三是沉得住氣與耐得住寂寞的精神。當投資感大於投機,才是真正深耕於一個產業,到那時再談跨域,便是如魚得水。

(作者是聲鮮時采科技營運長、科技媒體專欄作家)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會計師看時事/永續金融評鑑 留意新指標
下一篇
職感心教練/跨文化溝通 先讀懂空氣氛圍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