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062字
世界經濟論壇研究顯示,人工智慧(AI)將在2030年成為推動健康醫療產業變革的關鍵因素。醫院作為核心醫療服務提供者,正逐步將AI技術融入其日常運營,如臨床診斷與決策支持、個人化醫療、手術輔助、智慧醫療管理等方面,AI的影響日益明顯。
隨著醫療數據的可用性增強和分析技術的進步,AI正帶領醫療保健領域迎來重大變革。過去,台灣偏遠地區如台東縣、花蓮縣和嘉義縣阿里山鄉,由於交通不便和醫療人員短缺,醫療服務的可及性和品質明顯落後於都市地區。如今,AI技術的發展有望縮小這一差距,改善醫療資源的分配,促進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中的健康與福祉(SDG 3)和減少不平等(SDG 10)的實現。
AI在醫療上,可精確分析龐大且複雜的醫療數據。借助5G、人工智慧和雲端運算技術,醫療診斷的速度得以加快,並可在診斷、治療、康復等方面,為醫護人員提供支持,或直接應用於患者的治療過程中。
根據勤業眾信的「生醫×人工智慧調查白皮書」調查顯示,醫療照護企業領導人關注的重點在於「強化流程效率(34%)」、「改善既有產品與服務(27%)」及「降低成本(26%)」。其中,強化流程效率成為43%企業最具成效的投資領域。
在「手術輔助與機器人手術」方面,達文西手術系統運用AI技術輔助外科醫生進行高精度微創手術,並提供即時影像和數據分析,助力醫師進行精確操作。
此外,AI還擴展了醫療服務的可及性,透過遠距診療讓偏遠地區的患者獲得專業醫療服務。
台灣在醫療照護體系中的應用案例也頗具成效。例如,新光醫院與HTC Medical VR團隊合作,利用VR和生成式AI進行模擬訓練,顯著縮短醫護人員培訓時間。同時,採用3D裸式螢幕技術,以3D畫面呈現病例資料和報告,有效輔助醫師診斷並增進醫患溝通。此外,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與國立台灣大學合作開發AI輔助程式,以提升肺結節診斷準確率,對大於6毫米的結節診斷準確度超過90%。
另外,隨著台灣進入少子高齡化社會,長照服務需求日益增加。儘管照顧服務員的數量逐年增加,但低薪、長工時和高工作壓力依然使實際從業人數不足。為了提升長照服務品質,一些長照機構如林口「鑫淼天使居」導入了智慧監控系統,利用毫米波偵測器、人臉辨識和移動軌跡追蹤技術來偵測長者的異常行動,從而提高長照機構的安全性。
展望未來,隨著5G和雲端技術的普及,數位醫療將轉型為聯網醫療,患者的生理參數和病歷資料將可儲存在個人裝置中。AI將進一步提升醫療診斷和治療的精確性,改善病患的治療效果,並改變醫療產業的工作流程,使醫療服務更加個性化和便捷,促進健康管理的全面升級。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