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ESG最前線/應對碳盤查 四點注意

本文共836字

經濟日報 吳育宏(威煦軟體開發公司總經理)

為了因應歐盟2026年啟動的「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台灣政府即將在2025年正式開徵碳費,台灣企業的「碳盤查(Carbon Footprint Verification,CFV)」成為當務之急。

由於碳盤查要盤點企業運作直接、間接的碳排放量,包括採購、生產、銷售、運輸等各種流程,牽涉到範圍廣泛的人員、機器設備、作業項目等,使用傳統的人工作業與表單,很可能造成許多資料誤植、效率不彰的風險。以下簡述四項碳盤查工作遇到的挑戰,以及數位科技的解決之道。

一、資料引用的有效性

當「碳排放係數」的引用橫跨到不同國家、不同年份時,人工查找很可能會出現誤用版本錯誤或過時的狀況,畢竟涉及碳盤查工作的專案人員並非全都有足夠的經驗。許多國際數據公司蒐集的「碳排放係數資料庫」,可以大幅提高資料蒐集的效率與正確性。

二、排放項目設定的標準化

排放項目的分類主要有ISO及GHG兩大格式,而每一種範疇、類別下面也有通用的子項目,如果讓一間企業各碳盤查單位去做自行調整設定,很可能出現項目不一致,或是調整步調無法同步的狀況。透過系統化、雲端化的方式登錄數據,能夠讓分散四處的專案工作者也能有效率的步伐一致。

三、合併報表的快速產出

碳盤查報告是由許多不同單位、不同時間點的數據所整合而成,企業面對不同的利害關係人(主管機關、客戶、供應鏈夥伴)可能需要提交不同範圍的報表。如果要用傳統Excel試算表來彙整資料,不同版本的合併報表就要耗費大量人工去做資料的複製、拼湊,同時再承擔著極高的資料誤植風險。資訊系統最大的優勢,就是將各種資料格式化後,可以快速有效的重新排列組合。因此採用軟體來產出碳盤查的合併報表,比一般傳統人工方式的效率、正確性提高許多。

四、資料檢查工具

資料項目是否有漏填、排放係數的版本是否引用正確、GWP版本的選用是否正確,這些數據登錄後的「稽核工作」都可以交由科技來執行。這也是回歸成功數位轉型的精神:將附加價值不高的重複性工作交給「電腦」,將更有價值的決策、管理工作留給「人腦」。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職場教練課/解決問題 獎金不是萬靈丹
下一篇
法律頻道/獎勵人才 善用員工認股選擇權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