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開館以來最多國籍藝術家大型聯展 朱銘美術館「方物」探尋亞洲當代雕塑新定義

本文共667字

經濟日報 撰文/孫曼

匯聚來自亞洲各地共20位藝術家的「方物-亞洲當代雕塑展」,自即日起於朱銘美術館展出至2025年1月12日止。

該項聯展為朱銘美術館1999年開館以來集結最多國籍藝術家的重要大型群展,由臺灣和韓國兩位策展人劉俊蘭(LIU Chu-Lan)和崔泰晚(CHOI Tae Man)共同策展,透過臺灣、韓國、日本、中國、香港、印尼、泰國等來自各地的藝術家,聚焦探索「物」的殊異意義,並藉由當代雕塑作品為觀眾開展關於「物」的新視野。

策展人劉俊蘭。 圖/劉俊蘭提供
策展人劉俊蘭。 圖/劉俊蘭提供

策展人崔泰晩。 圖/崔泰晚提供
策展人崔泰晩。 圖/崔泰晚提供

「方物」,原指地方產物,也有描述或識別之意,因此展覽希望能從「地方」出發、透過「去中心化」的角度去探索新的物質觀點,重新反思作為雕塑基礎的物質,在作為媒介或材料的同時,也承認物質的能動性。中國藝術家傅中望的《大木作》,利用大量傳統木建築碎片,尤其是「榫卯」構件,叩問傳統智慧的承繼和物質文化的今昔。

來自臺灣的藝術家劉柏村所作的《天地一方》,延伸他與臺灣史前冶鐵文明對話的系列創作,以鐵構築隕石風景,表現人類的微渺存在,也融合人類與非人類世界。出身中醫世家的香港藝術家蘇詠寶的《散發》,從藥用植物取材發想,探索人類與植物的互文性,以及萬物存有的相對關係。

劉柏村《天地一方》,2024年作。 圖/朱銘美術館提供
劉柏村《天地一方》,2024年作。 圖/朱銘美術館提供

韓國藝術家李受徑的作品《瓷瓶轉譯》以傳統的「金繼」修復手法,用純金熔接、重組瓷器碎片,探討文化傳統可能的起死回生與異變發展。同樣來自韓國的藝術家金維政所作的《滲流的森林》則呈現了蔓延室內牆面的無根植物,暗喻人工與自然之間的碰撞與共生。印尼藝術家赫立多諾的《基因操弄》,以半人半獸的造型探究生命複製、賽博格和基因改造等科技發展,並反思其可能對人類文明帶來的潛在風險。

李受俓《瓷瓶轉譯》,2016-2023年作。 圖/朱銘美術館提供
李受俓《瓷瓶轉譯》,2016-2023年作。 圖/朱銘美術館提供

赫立多諾《基因操弄》,2017年作。 圖/朱銘美術館提供
赫立多諾《基因操弄》,2017年作。 圖/朱銘美術館提供

相關

news image

台中勤美術館隆重開幕!除了開幕首展 展館還有哪些精采亮點?

By 非池中藝術網
news image

全球首場博物館鈦金藝術個展登場 AKACHEN 陳智權「永恆花園」驚艷各界

news image

吉他之神 JEFF BECK 神之吉他將登倫敦佳士得拍賣

news image

如何在佳士得出售愛馬仕柏金包?

By 佳士得
news image

晝夜幻域:雷尼·馬格利特《光之帝國》彰顯超現實主義不朽力量

By 佳士得

看更多

熱門

news image

邱德夫專欄/日本威士忌酒廠之旅 兩位大叔七天六夜的日本自駕遊

news image

張維中專欄/Fuglen Sangūbashi 日本與北歐的咖啡「香」遇

news image

Tesla 純電皮卡 Cybertruck 來了!硬派巡展全台13站點一次看

news image

孫德銘專欄/下一輪鐘錶市場的趨勢會怎麼走?

news image

感受全新世代 BMW X3 勁悍魅力 續寫豪華運動休旅最強篇章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