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鼓勵眼光望向印度、東南亞,童子賢:科技新冷戰恐將持續10年

 美聯社
美聯社

本文共5374字

經濟日報 記者王郁倫、吳凱中/專題報導

美中貿易戰效應持續擴大,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接受《經濟日報》專訪指出,美中對峙恐將持續,目前出現的科技新冷戰現在只是開端,未來恐持續10年。

他提醒,數位科技發展蓬勃數十年來,給現代文明創造了許多舒適、方便、效率的應用,帶給人類許多福祉。但當科技也在國家的軍事、情蒐、管制應用上插上一腳,情形變得不單純。當科技不再只是民間企業的市場開拓,而成為大國政治版圖與軍事競賽的重要籌碼,科技發展從設計、製造到行銷難免面對「停、看、聽」重新檢討的局面。

台灣科技業一直是全球科技業的好夥伴,也是重要一環,如今卻有「二大之間難為小」的感慨。他指出,最近一個月美國的科技管制措施要求更嚴、範圍更廣、布局更細,台灣與中國大陸市場合作密切的公司衝擊難免。

產業界面臨凡事都需戒慎戒恐三思而行的新局,他建議可從不同的:市場、客戶、技術來源、合作對象、資本市場、製造基地等面向檢討,嘗試找出可行的路。

美升級管制不會是最後一次,將帶來產業生態改組

Q:美中貿易戰4年了,還沒有緩和跡象,您如何看待現在局面?

A:美國的升級管制,可視為2018年後中美貿易戰的延長賽跟升級版,美國很有決心地執行從科技產業硬體、軟體到零件,現在擴大到科技服務的進一步脫鉤,觀察美國的管制,不再是終端裝置不可以賣到哪裡,而是「服務」的管制,這會產生直接而立即的影響,美國跟中國大陸各開始限制規範上市公司,大家大搞一邊一國(美國跟中國大陸)。

中國大陸內需足夠大,有其獨特作法,所以中國對融入世界本來意願就不高,比方宗教不接受羅馬梵諦岡指派教宗,而是成立自己的愛國教會,美國Google地圖進不了中國大陸;很可能,本來在政府體制跟社會型態來說,兩邊就埋下「一邊一個制度」的引子,美國這階段下這麼大的決心,撤退服務或人員,效果將比管制產品快。

當國際間用國家力量管制跟摩擦,會帶來災情,也會造成產業生態改組。

Q:可以把這次的科技新冷戰當成短期的科技發展頓挫嗎?

A:不是暫時的,如果美國跟中國大陸兩邊下定決心要分,我認為目前只是剛開始而已。

Q:那麼未來10年都要這樣悲觀看待?

A:我們要樂觀看待科技與經濟的貢獻,也要謹慎看待「地球村」的負面對抗情緒。樂觀方面舉二個好的例子,其一是智慧手機在2010前後的發展。

在2009年前後,全球因為美國次級房貸引發金融危機最後釀成金融海嘯時期,科技產業卻出現了創造性的智慧手機產品,帶動了以手機為基礎的「行動平台經濟」。

當時曾有分析師悲觀認為金融海嘯致使消費者態度保守削減支出,此時推出新產品是錯的。但結果出乎預料之外,智慧手機新產品使用方便帶來效率,成功誘導全球熱烈消費,加上平台經濟蓬勃發展因此幫助了重振經濟。因為經濟的本質就是生產跟消費。智慧手機與平台經濟替消費者帶來創新的體驗,因此蓬勃發展。這新興的數位經濟目前創造每年5500億美元的智慧手機產業,與及金額更龐大的平台經濟產業。

消費者因為科技而得到效率與福祉,龐大的消費幫助經濟復甦與就業蓬勃。須知舊有的筆電與桌上型電腦產業的產值當時不過是2000億美元,上兆美元的智慧手機與平台經濟帶動半導體與零組件、代工市場,可謂效應驚人,可以看出科技創新一旦受歡迎,對「地球村」注入正面能量的的貢獻。

而當時另外一個正向的力量是正在崛起的中國大陸市場,中國大陸在2001加入WTO,經濟正熱烈跟全球接軌而且效果良好。中國當時正處在經濟高速成長期,欲小不易。中國不管是成為世界工廠,或是正釋放消費力量,都是龐大而正面的力量。

中國大陸消費當時無信用擴張的危機,因此無金融海嘯的影響,反而因為正處在高速成長期,而成為一股新興力量與經濟成長新引擎。 

上述經驗是,科技創新與全球合作,曾經克服經濟危機與金融海嘯。科技創新與跨國合作力量,很快就驅散「地球村」衰退陰影。

若把全球經濟體比喻成一個人,人會有情緒,其實經濟也會有情緒。人類集體的生產與消費行為,常常陷入悲觀的「集體情緒」,也就是經濟並不會總是開心在成長。一旦生產與消費其中一端失能或是失調,經濟就開始滑坡,宛如人的情緒陷入低潮。

但是我們看到科技創新與跨國合作曾經幫助地球村注入正面能量,讓經濟擺脫負面情緒扭轉成正面發展,這就是好的力量。 

但當前地球村中,正面能量、負面能量都有。科技領域目前還有許多創新機會,包括EV、5G、Metaverse都有待開拓新技術新市場,科技工作者需要保持樂觀繼續前進。而能源危機可以帶來轉機帶動綠色經濟。

反之地球村中負面能量也在凝聚,包括主要經濟體的政治與軍事對抗,加上疫情帶來的封控與管制,其實有很多陰暗面。這種狀況什麼時候會結束,這超越科技業者的認知與能力,只能繼續停、看、聽。

近代歷史上,柏林圍牆在1989年倒塌,1990年後東歐諸國逐漸打開鐵幕走入開放。而歐洲各國在1992年簽訂馬斯垂克條約,歐元統合、歐盟成立,帶來歐洲結束過往數百年紛爭走入統合的樂觀信息。中國大陸在1992年推動改革開放,並與台灣在2001年一起加入WTO,經濟跟全球接軌。

當時全球一片樂觀的和解氣氛,美國學者法蘭西斯福山在著名的「歷史的終結」理論中闡述人類社會制度發展至此,政治民主與經濟開放的方法已獲得全球認同,往後不需要再有爭辯。

可惜方向不是這樣,2014年後全球氣氛逐漸轉變,越南發生排華暴動,歐洲發生克里米亞佔領與歸屬俄羅斯公投,全球對抗氣氛逐漸再起。直到2018年中美貿易摩擦之後,掀起一波高峰。

如今中美對抗已經從貿易脫鉤蔓延到科技管制、政治結盟對抗。法蘭西斯福山曾經有的樂觀預言已被打破。俄烏戰爭與全球疫情及石油天然氣貿易武器的管制,逐漸讓西歐與俄羅斯、中國與美國處在一種對抗氣氛。這是地球村進入一種「負面情緒」,經濟脫鉤與科技管制一定不利「人盡其才,貨暢其流」,一定會影響全球經濟順暢運作,影響全球科技發展。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報系資料照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報系資料照

台灣科技業沒面對過的歷史:科技冷戰

Q:現在科技新冷戰時期,美中科技依存關係硬脫鉤,台灣該如何面對?

A:我軍中退伍投入資訊業是在1982年,在80年代那時的286或386處理器製成的電腦主機板是當時的高科技產品,甚至Sony後來的PS電玩因為有強力繪圖功能,都是不能隨意賣到中國大陸與及東歐與前蘇聯的,必須要有批文。

這種地球上二個陣營二個司令部的軍事競賽,競爭造成科技管制。所以科技管制其實在冷戰年代就存在過,當時稱為CoCom(巴黎統籌管制委員會)。事例之一是1987年3月日本朝日新聞報導東芝機械與日本伊藤忠商社結合挪威商社違反CoCom的協議向蘇聯出口九軸聯動CNC的事件。那出口的工具機已被用於提升蘇聯攻擊型潛艇的螺旋槳技術。這事件被稱為「東芝事件」結果是東芝董事長下台,幹部遭到法院判刑。

而CoCom管制規定後來逐漸鬆動,是在1990年代,在蘇聯解體、東歐民主化、中國改革開放之後,世界一片大和解氣氛,科技管制逐漸解除終致廢止。尤其是1997先進國家創立ITA(資訊工業協議),台灣是創始會員,那是為了推進世界各地的資訊工業與應用,簽約國承諾達成產品進出口零關稅。而且2001年台灣跟中國大陸同一個時間一起加入WTO,實踐「地球是平的」的科技與經貿暢行無阻的大環境。直到2018年才又因為中美貿易戰而逐漸演化成晶片管制、科技脫鉤。

美國總統雷根(右)與前蘇聯領袖戈巴契夫(左)1985年11月19日第一次在日內瓦...
美國總統雷根(右)與前蘇聯領袖戈巴契夫(左)1985年11月19日第一次在日內瓦會晤,展開終止冷戰談判。(路透)

80年代還是冷戰的年代,越戰剛剛結束幾年,大家對跨國的科技管制習以為常。但是台灣的科技業崛起與茁壯的年代大致是在「後冷戰時代」。1990年代台灣個人電腦蓬勃發展,2000年代台灣網路產品普及世界,到2010年代台灣製造手機及伺服器、半導體都蓬勃發展。換言之,台灣產業快速大量崛起都在冷戰結束之後,目前檯面上的大型科技機構很少習慣冷戰時期的科技管制措施如何應對。

台灣科技業本來就是全球科技業的一個環節,現在因應新局勢,勢必需要研究各國法規。當行銷全世界時需要去遵守在地法規,這勢必比幾年前在行銷與技術合作時增加許多麻煩,但是時代在變潮流在變,我們必須要重新學習、重新適應。

省思:當科技發展混入「軍民二用」時

Q:科技產業為何扯入政治與軍事?

A:過去30年年,在沒有發生2018中美貿易摩擦及2022科技脫政策之前,科技產業有不錯的全球合作經驗。而衡量科技產業是否對現代文明有無貢獻?主要是衡量對消費者福祉的提升程度,與及衡量是否能帶動就業、提升收入、帶動稅收等實質經濟目標。

以此衡量,近代科技產業是成功的,是帶來福祉的。近代科技已深度滲透個人的食衣住行娛樂,成功輔助教育醫療警政社會安全。缺少了數位科技輔助,當前的「遠距上班」「遠距教學」可能都難以實現呢!

科技帶來方便、效率、舒適的生活型態,同時讓使用成本下降,科技的普及大眾受惠無窮。舉例說20年前我們想打國際電話,就必須謹慎長話短說,因為國際通信費用會高得嚇人,那是一個跨國時候「家書抵萬金」的年代。但是現在有兒女出國留學,父母抓起智慧手機隨時來一次跨國視訊電話很是方便,成本也不高,主要只是支付WiFi月租金,「天涯若比鄰」的便宜方便跨國通信,主要來自成熟的網際網路、智慧手機或筆記型電腦科技。這就是科技對人類的貢獻。

其它如看電影與搭高鐵都可以網路購票,不必像以前都要提前半個小時親臨現場向「實體櫃檯」買票,甚至要提前一天多跑一趟。

而看電影甚至不必去電影院,只需要在家裡使用OTT技術,成千上百電影透過隨選視訊平台即可提供服務。而且一面在客廳觀影還一面吃著外送平台送來的餐點,沒有科技的貢獻,而且是效率好成本低的貢獻,無法達成這些方便舒適的生活。

但是好景不長,以往科技發展只要關切好不好用、效率高不高、品質與售後服務好不好。也就是廠商集中力量去關切QCFS(品質、成本、消費者使用方便性、售後服務),如今科技常常被拿來「軍民二用」,商業與科技混入了政治與軍事目標,科技的色彩就複雜了一點。

以往軍事與政治並非科技所要關心的首要議題,但是2022年春天開始的俄烏戰爭展示了科技在戰場上發威的實況。而隱藏在戰場背後的衛星偵測技術、AI人工智慧、隱形戰機材料、雷射精準攔截系統⋯⋯也在決定戰場勝負。這讓戰爭的勝負不只是掌握在士兵與武器手上,而是決定在科技含金量的高低。

須知以往狂轟爛炸100顆砲彈而未必能命中摧毀的目標,現在透過衛星或無人機的紅外線感測與攝影機不斷傳回資訊,就可以導引傳統155榴彈砲射出準確無比的精靈導引PGK砲彈(全名是精準導引套件炸彈),代價只是增加一萬美元的GPS導引套件的砲彈,代價比昂貴的飛彈便宜很多。就可以讓砲彈準確度提升十倍。「兵者算也,多算勝,少算不勝」,孫子兵法戰場的「算」現代戰爭改由電腦與GPS的「運算」來承擔。

除了戰場前方,戰場後方的透過網路竊取對方機密,癱瘓敵方水源與電廠運作、干擾對方經濟⋯都在仰賴科技。

上述經驗告訴我們,當國家與國家展開政治、軍事、情報對抗時,科技會是利器,會是一項有價值的「基本國力」。因此科技已經不純是商用科技,不只是增進消費者福祉的領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科技也是一項二面刃。我們必須承認環境變了,科技領域會不斷被法律與禁令要求去停看聽,我預期這種脫鉤會拖累科技的進展,甚至會妨礙經濟成長,但是世界逐漸走向一個地球兩個世界的時候,我們必須學會慎思明辨。當科技被世界上不同政府不同法規管制時候,這是台灣產業所沒有面對過的現象。

「大國之間難為小」,台灣的未來解答

Q:目前美中貿易戰管制層面擴大,台灣該如何因應?

A:台灣過去一兩年在疫情中表現相當不錯,科技業曾經讓人驚艷,但台灣科技業是全球產業一環,在規劃思考應對當前情勢時,不同產品及產業有不同思考面向,但都圍繞市場、客戶、技術來源、合作對象、資本市場、製造基地等因素,把上述因素掃描一遍,就會若隱若現地找到兩三年內的決策,但答案還會變。

電動車產值超過2兆美元,過去台灣只能做邊緣產品,如滑桿或傳動軸,但心臟引擎無法參與,現在電動車大幅轉變了結構,就像平板加上四個輪子,引擎變馬達,目前正處於成長階段,對台灣是很大的機會,在2035年以前,燃油車電子化也是好生意,台灣產業有太多可以做,但龐大的服務商機則看得到吃不到,因為跨國平台經濟不是台灣擅長的。

這就是台灣看得到的機會,台灣在智慧手機製造及電腦板卡生意還是會在,但電動車平台經濟會讓台灣再找到一個新的太平洋,台灣科技產業不是遺世獨立,是全球分工一環,是全球科技產業的好夥伴,好的科技公民。

Q:可否分享,台商多半倚重中美兩大市場,台灣還有哪些機會?

A:台灣下一個發展,會跟國際發展息息相關,本來的分工是照科技需求、產業行為需求、經濟行為需求,但現在兩三年不全然這樣。台灣身為產業分工的一環,環就要向左邊向右邊銜接,必須遵循法令及市場秩序。

台灣可以觀察一下那個市場成本變高,那個市場變好?印度跟東南亞都一樣有潛力,兩地合計占全球55%人口,跟過去中國大陸30年發展一樣,一開始先是作為便宜的生產基地,下一個階段則會發展為很大的消費市場。

全球有接近20個國家人口破億人,他們要開的電動車不會是現在全球前幾大的品牌,勢必會發展不一樣的產品,提供類似功能跟不一樣的服務。

台灣過去習慣將外交或產業眼光看向美國及英法德日,在拓展東歐跟東南亞人才上明顯不足,但其實東歐跟台灣互動不錯,如立陶宛跟捷克,西歐發展成熟後,未來波蘭、捷克、匈牙利也會是成長力量。

點我看精美專題頁》

千億科技業CEO大調查 最怕地緣政治失控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千億科技業CEO大調查 最怕地緣政治失控
下一篇
現金為王、持盈保泰,佳世達陳其宏握兩套劇本抗黑天鵝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