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美歐銀行業爆危機 美國股債仍持續吸金

本文共1071字

經濟日報 記者王皓正/台北即時報導

矽谷銀行、Signature銀行、瑞士信貸等美歐銀行業爆發危機,所幸監管機關迅速採取行動挹注流動性,支撐市場信心、免於引爆恐慌性賣壓,根據彭博資訊,過去一週整體股票型ETF資金淨流入192.14億美元、連兩週淨流入,主要為美國市場獲大額淨流入181.19億美元帶動,其餘市場資金流向多空互見,中國、日本與拉美市場均獲資金淨流入,金額分別為8.94億、3.48億與0.17億美元,反觀新興市場、亞太、全球與歐洲市場分別遭資金淨流出6.28億、5.2億、3.36億與1.53億美元。產業ETF部份,近週淨流入的前三大產業為:金融、科技與公用事業,尤其金融ETF吸金27.8億美元,遙遙領先第二名的科技ETF吸金6.51億美元,淨流出前三大產業為能源、工業與原物料。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本次美歐銀行業危機的發生原因與2008年金融危機有所不同,加上美國及瑞士監管當局迅速採取行動提供流動性,期能避免危機蔓延,然而,近期聯儲會貼現窗⼝借款大增及美國遠期利率協議減隔夜利率互換(FRA-OIS)利差擴大顯示目前金融體系信心仍不足,預估金融市場波動將延續一段時間。

此外,3/21~22聯準會利率會議亦動見觀瞻,預估聯準會考量通膨及金融穩定性,三月宣布升息一碼的可能性較高,關注聯準會對於後續貨幣政策及對近期銀行業事件的看法,若市場對銀行業的信心危機能夠緩和,將有助於金融市場止穩。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擔心短線波動者建議以美國多元收益平衡型基金為核心,增持高評級複合債券型基金,考量高利率環境對中小型股或財務體質較差的企業衝擊較大,未來仍可能有零星信用事件出現,須強調精選持股(債),看好美國藍籌股、基礎建設和公用事業產業將展現韌性,留意趨勢商機(AI/數位轉型/生技/氣候變遷)和政策受惠題材(中國大陸/亞洲股市)的震盪買點。

富蘭克林坦伯頓穩定月收益基金(本基金有相當比重投資於非投資等級之高風險債券且基金之配息來源可能為本金)經理人愛德華.波克表示,近期事件並非完全獨立事件,疫情爆發後大量財政與貨幣政策刺激全球經濟,再加上低廉的資金成本推升不獲利的成長型新創企業與數位資產等股票評價面,而通膨高漲促使全球央行快速緊縮,時間遞延效果下目前正開始衝擊全球經濟,正如近週看到的矽谷銀行,指標銀行及瑞士信貸事件等。

預期銀行借貸標準將進一步趨嚴,貸款成長一向是經濟活動的領先指標,當它轉弱時,也將對經濟造成相同的影響,目前維持防禦性資產配置,看好債優於股,特別是政府債優於信用債,即便殖利率已大幅下滑,經濟衰退疑慮下,存續期配置可望仍將提供顯著的下檔保護。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AI支出競賽起跑!台積、輝達需求有撐、後市看俏
下一篇
巴隆點名未來十年5大熱門投資趨勢 布局宜趁早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