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notice-title img

當 AI 造假成本趨近於零、AI 犯罪如影隨形,法律發展能否趕上科技?

【 AI 社會新挑戰】專題報導,解析 AI 時代的機會與威脅!



不再顯示
notice-title img

當 AI 造假成本趨近於零、AI 犯罪如影隨形,法律發展能否趕上科技?

【 AI 社會新挑戰】專題報導,解析 AI 時代的機會與威脅!



不再顯示

當沖七年1/ 平均報酬率不到一趴 退場又怕台股人氣渙散 當沖降稅該落日了嗎?

去年持有台股一年長期投資的平均報酬率是30.3%,如果是當沖交易短期投資,平均報酬率則是0.2%。圖為股市示意圖。 報系資料照
去年持有台股一年長期投資的平均報酬率是30.3%,如果是當沖交易短期投資,平均報酬率則是0.2%。圖為股市示意圖。 報系資料照

本文共2604字

經濟日報 記者邱金蘭/台北報導

當沖降稅實施滿七年,降稅優惠年底將屆滿。近期券商及金管會均表態爭取第三度延長,不過,卻有立委說,該政策讓政府穩賺證交稅,券商也賺飽手續費,唯獨投資人獨憔悴;證交所則澄清當沖還是有人獲利,不是全都賠。雙方各說一詞,當沖客到底是賺是賠?

立委郭國文與王鴻薇日前在立法院財委會質詢時,分別引用類似的資料指出,近三年(2021年到2023年),當沖降稅第一個好到政府,三年證交稅就抽了1,297億元,第二個好到券商,手續費抽頭也上千億元,但股民則慘賠近千億元。

立委賴士葆還建議,是不是可以比照「抽菸有害健康」的警語,提醒股民,「當沖平均是虧錢的要小心」。

王鴻薇表示,當沖客殺進殺出也沒賺什麼錢,都是財政部跟券商在賺,被宰的是投資人。郭國文也說,在當沖降稅誘因下,年輕人一一沉入股海,每個都是韭菜,當沖降稅條款根本就是割韭菜條款嘛!

不過,證交所也特別發新聞稿表示,近來,外界將總市場當沖賣出金額減當沖買進金額,再扣除證交稅、手續費,推估當沖投資人慘賠,但投資人交易策略多元,當沖僅是一環,僅以帳面賣出減買進金額而定論,尚難以得知投資人整體獲利狀況,恐有失真,「投資人進行當沖交易亦有獲利,並非均為虧損」。

證交所並強調,當沖降稅為資本市場帶進良好的流動性,有助吸引長期投資者及機構法人,提升市場能見度,因此,不宜以損益來評斷當沖交易的優劣。

證交所雖表示,「投資人進行當沖交易亦有獲利,並非均為虧損」,但卻沒有量化的數字顯示,到底當沖客是多少人有賺到錢?

立委郭國文說,在當沖降稅誘因下,年輕人很容易被當成韭菜。 報系資料照
立委郭國文說,在當沖降稅誘因下,年輕人很容易被當成韭菜。 報系資料照

賺微小價差 當沖報酬率不到0.2趴

知情人士表示,其實上次的當沖降稅稅式支出報告,跟這次的當沖降稅稅式支報告,都有提到當沖投資的報酬率。

以去年為例,持有一年長期投資的平均報酬率是30.3%,如果是當沖交易短期投資,平均報酬率則是0.2%。

當沖平均報酬率的算法,同樣是以去年一年當沖總賣出金額:25.4624兆元,減掉當沖總買進金額25.4119兆元,再除以總買進成本25.4119兆元。

上次的稅式支出報告,2015年到2020年,估算的長期投資平均報酬是12.14%,當沖交易短期投資的平均報酬率則是0.15% 。

稅式支出報告提出這些數字,用意是在強調,當沖獲利來自頻繁買賣所賺取的「微小價差」,獲利空間比長期投資者小,也沒有股利所得,交易成本相對沉重,承擔稅賦成本的能力較低,因此,延長當沖降稅對當沖投資人來說,有其必要性。

知情人士說,其實稅式報告中的算法跟立委估算方式差異不大,只是平均報酬率0.2%,尚未扣除證交稅跟手續費,如果扣除稅費,結果其實跟立委們推估的數據差不多。

頻繁交易稅率高 當沖客先天不利

當沖客到底是賺?是賠?恐怕要進一步從三個面向來看。

首先,以市場總體數字來看,立委推估的近三年,當沖客慘賠980億元,指的是總體市場概況,其中個別投資人當然可能有賺有賠、或都賠。

政大財務管理學系特聘教授周冠男說,曾有學術研究指出,當沖交易99%都賠錢,大部分賠錢的原因很簡單,每次當沖交易,要繳證交稅千分之1.5,另外給券商的手續費上限是千分之1.425,買跟賣都要繳,打個五折多合計千分之1.5好了,稅費合計就千分之3,乘上250天交易日,投資人每天投入的成本高達75%,如何賺錢?

周冠男說,沒有人可以預測股市一天走勢,當沖交易,投機的比率是高的。

他表示,真正的避險需求,不需要每天當沖,避險是有周期的,稅率減半讓做莊的政府跟券商賺到,對投資人是不利的,所以鼓吹降稅最多的是券商,這其實有很大的利益衝突在。

1%賺錢,這有代表性偏誤,周冠男說,每期發票都有人中頭獎,媒體會報導是小七買咖啡,他上課會問同學,會不會因為這樣每天都去買小七咖啡,不可能嘛,但大家都想一夕致富,只看到1%賺錢的,而忽略多數。

證交所去澄清說還是有1%的當沖投資人賺到錢,這有何意義?周冠男認為,當沖降稅取消了,交易量可能會變少,證交所也有其立場,就像巴菲特說的「永遠不要問理髮師,你是不是該剪頭髮了」,這些人都有利益衝突,講的話要打折的。

台灣股市是散戶為主的市場,很多是雜訊交易者,誤把「雜訊」當「資訊」,市場總有一波一波的韭菜進場,賠錢時都不會講,這是人的特質。周冠男提醒股民,要相信客觀事實、不是故事,1%賺錢的少數故事,不具代表性。

第二,推估當沖損益的手續費估算基礎不同,算出的損益結果也不一樣。

有券商高層提出質疑說,立委這些推估都是用手續費打五折估算,但實際上,現在手續費都不止打五折,尤其網路下單都打到二、三折了,有些可能更低。

的確,若以去年全市場當沖交易收益504億元來看,扣掉證交稅後還賺122億元,如果再扣手續費,不同的折扣結果就不一樣。

如果打五折,就如立委估的手續費還要付362億元,結果變成虧240億元。

手續費折扣愈多,虧的愈少,打個二、三折都還虧,一直到打一折,手續費變成只要72億元,當沖交易的收益才能由負轉正,變成賺50億元。至於多少人手續費可以打到一折,就是另一個問題了。

第三,當沖交易目的不一,不易論斷輸贏。

知情人士說,不論那種手續費估算方式,當沖的稅費成本高,沖了半天很可能賺不了多少錢,是事實。而報酬率那麼差,還是有那麼多人在做當沖,主要跟當沖還有其目的有關。

台灣股市是散戶為主的市場,總有一波一波的人進場,賠錢時都不會講,這是人的特質。 ...
台灣股市是散戶為主的市場,總有一波一波的人進場,賠錢時都不會講,這是人的特質。 路透

當沖目的多元 有的人重避險多於看損益

知情官員分析,做當沖的目的很多,包括一,單純的低買高賣,賺價差。

二是看錯停損。投資人因看錯行情、買錯了,或是不想要有隔夜風險,就趕快賣出沖掉,如果不做當沖,虧損會更大。

三是為了避險或套利的策略型操作,例如投資人一隻腳在期貨或衍生性商品,另一隻腳在現貨,在現貨是不賺錢,但在期貨或衍生性商品是賺錢的。

官員說,除了做短線賺價差外,其餘兩種目的的當沖,都很難看出真正的報酬率。甚至曾聽券商說過,有些大戶做當沖是為了衝量,不是賺錢,等量衝到一定門檻,還可以退佣,「賺」退佣的錢。

券商高層說,當沖交易是一個中性機制,每個投資人做當沖的策略跟目的各不相同,很難從單純的報酬率來「論輸贏」。

當沖是中性機制,的確很難用損益來判斷優劣,但政府要不要用租稅手段來鼓勵當沖,恐怕又是另一件事了。

延伸閱讀 》

當沖七年2/年輕人當沖取代長期投資 當沖降稅延不延 財政部考量有這些

當沖七年3/投資小白不要來 高手開外掛靠這3招: 計畫、自律、情緒管理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川普當選倒數計時?不確定、交易性高 台灣經濟學家都怕他當選
下一篇
跟川普過招2/川普壓榨盟邦讓利 這3人扮演關稅鐵三角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