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陸太陽能廠洗產地 遭美盯上

提要

商務部裁定比亞迪、阿特斯等踩紅線 可能促使進口商尋找替代貨源

美商務部最新的調查認定多家陸資太陽能企業透過到東南亞「洗產地」的方式,規避美國關稅。(路透)
美商務部最新的調查認定多家陸資太陽能企業透過到東南亞「洗產地」的方式,規避美國關稅。(路透)

本文共568字

經濟日報 編譯陳律安/綜合外電

美國商務部2日初步裁定,四家大陸太陽能廠透過「洗產地」的方式,也就是轉往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組裝產品後再運往美國,以規避美國政府的關稅。

華爾街日報報導,比亞迪、阿特斯陽光電力集團(Canadian Solar)、泰國天合光能及越南光伏科技等公司,據稱透過從柬埔寨、泰國、馬來西亞及越南發貨,規避美國關稅。美國進口的太陽能電池,逾半數來自這四家公司。

彭博資訊報導,此調查結果可能讓美中原已緊張的貿易關係惡化,包括鋼鐵等產業也都密切關注此事發展,因為這可能為以後類似的案子立下先例。

這份調查可能促使美國進口商從國內或其他國家,尋找替代供應來源。

然而,這項初步調查結果出爐後,不會立即引發美國調高太陽能進口關稅,因為美國總統拜登在6月時緩徵太陽能關稅兩年,以給予進口商調整空間,關稅緩徵措施也適用於本次接受調查的四個東南亞國家,包括柬埔寨、泰國、越南及馬來西亞。只是美國國會也可能要求拜登政府取消這項緩徵措施。

美國商務部在聲明中表示:「這類行為形同試圖規避對於進口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太陽能電池和模組,課徵反傾銷稅及反補貼稅的命令。」這項初步裁定「強調美國商務部必須要讓中華人民共和國為其扭曲的貿易行為負責,這些行為損害了美國產業。」

商務部這次總共調查八家公司,另外四家被認定遵守相關關稅規則。

延伸閱讀》

陸太陽能廠遭美反規避調查 台廠關注蓄勢搶商機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陸鋼廠旺季不旺面臨減產 鋼材「預期強、現實弱」局面持續
下一篇
全球經濟活動減緩 Q4降息央行會比升息多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