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英減稅效應 公債殖利率飆

提要

30年期一度升破5% 對英鎊匯價及經濟造成嚴重損害 市場:恐淪為高負債國家

英國首相特拉斯。(路透)
英國首相特拉斯。(路透)

本文共825字

經濟日報 編譯季晶晶/綜合外電

英國首相特拉斯大減稅的豪賭已對英鎊匯價及國內經濟造成嚴重損害,尤其是30年期公債殖利率一度飆破5%,市場現在認為,英國公債的地位猶如希臘、義大利等高負債國家。

英鎊兌美元匯價在28日盤中回穩至1.072美元,從27日創紀錄低點1.03美元反彈。但很少有分析師認為市場的波動已經結束。尤其債券價格不穩定,英國將面對借貸成本急升的窘境。安聯集團首席經濟顧問伊爾艾朗27日說:「在這種情況下,政府的借貸成本,及我們所有的借貸成本,都很脆弱。」

根據CNN報導,英鎊重挫將推高進口商品的成本,加重英國央行快速升息的壓力,而公債價格不尋常暴跌、殖利率隨之飆升,情況可能更不妙。

英國的中期借貸成本,以5年期債券殖利率衡量,已經超過希臘和義大利。希、義兩國債務負擔沉重,債務對國內生產毛額(GDP)比例分別是189%和153%,因此被視為風險較高的投資對象,而英國的債務占GDP比則接近100%。

今年8月初,英國5年期公債殖利率還在1.55%,但在本月27日上午升至4.27%,變動幅度非常大,有別於以往僅有不到百分之一的微小變化。30年期英國公債殖利率更一度上漲47個基點至5.01%,是2002年以來最高。但央行將從28日起臨時購買長期英國公債,使30年期公債殖利率應聲大跌26個基點至4.72%。

英國債券遭拋售是因為特拉斯的政府需要借入更多資金來支應其經濟計畫,但此時正值英國央行即將開始減持債券。

根據NatWest Markets首席英國經濟學家沃克,以前市場每年吸收約1,000億英鎊(1,080億美元)的英國債券。隨著英國央行從買方變賣方,以及英國政府須借入更多錢,供應將攀升至約3,000億英鎊(3,230億美元),「殖利率上升是有道理的」。市場對英國經濟未來走向產生信心危機,也加劇殖利率飆升態勢。

投資人擔心,政府想提振需求以促進成長,與英國央行想降低需求以對抗通膨目標背道而馳。殖利率上升意味政府付息成本增加,並且面臨削減開支或提高稅收來籌錢的壓力。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搶攻青年、少數族裔票 賀錦麗巡迴大學助攻拜登
下一篇
日本拚經濟半導體大減稅 與美通膨削減法抗衡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