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736字
2022年對許多新創企業來說是慘澹的一年,不僅投資驟減、上市交易的件數也寥寥可數,而且數據顯示2023年新創公司可能會更加艱難。
華爾街日報報導,在2022年尾聲,在投資大幅減少、股權變現機會少之又少、及裁員和業務轉型多重衝擊下,新創公司的創辦人和投資者都傷痕累累。創投人士、銀行人士和基金經理表示,新年伊始,籠罩創投產業的烏雲並未散去,有跡象顯示,新創公司的估值可能會進一步大幅下降。
根據PitchBook數據公司的研究,2022年對美國新創企業的資本投資金額大約較2021年下降三分之一,在這一年中,新創企業獲得的融資逐季下降。
一些新創企業在新冠疫情期間進行了大量融資,使它們可以避免再度融資,並且保持市場火熱時期留下的強勁估值。其他公司則選擇了另一種融資機制,使它們能夠避開可怕的「折價融資」,即接受以較低的估值進行新的融資。但投資人表示,這種情況不會持續太久。
新創公司之所以能夠保持高估值,部分原因是所謂的內部融資,即新創企業從現有投資者那裡籌集資金,估值即使受損,也很輕微。創投業者表示,他們發現這類融資的數量激增,有人估計是前幾年的十倍,這有助於維持新創企業的生存。然而,這類融資通常被認為只是權宜之計,只是把新創公司潛在的估值下調或最終關門的時間往後延。
一些新創公司已經屈服並接受估值下降,也就是「折價融資」。網路安全公司Snyk在去年12月表示,以74億美元的估值完成了一輪融資,這個估值數字比去年1月時的估值水準下降了14%。人工智慧平台Dataiku則在去年12月宣布,以37億美元的估值完成了一輪融資,比前一年時的估值水準下降約21%。創投公司、家族辦公室及創業公司孵化器Interplay的執行合夥人戴維斯說:「我認為新創公司今年將面臨更多的苦痛。」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