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千里路找指甲大小放射性膠囊 澳專家:大海撈針

本文共564字

中央社 雪梨30日綜合外電報導

一顆比人類指甲還小、但內含危險放射性物質的膠囊在西澳州運送過程中遺失後,專家警告民眾若有看到千萬別去摸,並說要找到這顆膠囊有如大海撈針。

綜合法新和路透社報導,這顆銀色膠囊僅8釐米乘6釐米大,這個月12日自西澳州紐曼(Newman)裝箱上車,送往1400公里以南的首府伯斯(Perth)郊區馬拉加(Malaga)。這段路程比法國巴黎至西班牙馬德里還要遠。

這顆放射性膠囊是採礦業測量鐵礦石密度儀器的一部分。

然而,運送過程一路顛簸似乎導致裝載儀器的箱子受損、箱內儀器螺絲鬆脫不見,而膠囊從螺絲孔中掉落失蹤。

收件人員16日收到包裹,卻直到25日才開箱,這才發現儀器「四分五裂」,安全螺絲少了好幾顆,且放射性膠囊不翼而飛,當天旋即通知州警。

西澳州衛生首長羅伯森(Andrew Robertson)27日首度向民眾示警時說:「膠囊如果跟你距離夠近、時間夠久,恐怕會引發所謂的急性放射線症候群(acuteradiation sickness)。」

有關當局建議民眾與膠囊保持至少5公尺的距離。

雪梨大學(University of Sydney)以及皇家北岸醫院(Royal North Shore Hospital)的醫學影像教授貝里(Dale Bailey)表示,要找到這顆膠囊恐非易事,「考量路線長度,找到它將有如大海撈針」。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日本將對半導體、電池和生技產業提供長期減稅 岸田最快明天宣布方針
下一篇
日本拚經濟半導體大減稅 與美通膨削減法抗衡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