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726字
諾貝爾經濟學奬得主克魯曼(Paul Krugman)表示,他擔心投資人過早認定通膨風險已經過去,以及金融環境放鬆,可能再次引發通膨升溫。
IMF首席經濟學家古林查斯(Pierre-Olivier Gourinchas)也說,通膨仍然是全球決策者面臨的一大挑戰,與通膨的對抗戰遠未結束。
克魯曼接受彭博電視節目受訪表示:「我有點擔心市場可能操之過急。市場定價反映通膨已經結束。這可能是一個自我否定的預言。」
愈來愈多跡象表明,聯準會正成功壓制住一個世代以來最嚴重的物價漲幅,12月有一系列指標顯示通膨下滑。消費者物價指數的增長是2021年10月以來最低水準,聯準會偏好的通膨指標,核心個人消費支出(PCE)的增速,也放緩到一年多來最低。
現於紐約城市大學任教的克魯曼表示,雖然通膨「下降相當快」,並可能繼續降溫,但風險在於此戰已然結束的「確定性」太高。
他說:「如果金融市場基於通膨威脅已經過去的看法而大幅放鬆,實際上可能在某種程度上重新引發通膨。」
跡象顯示物價壓力揮之不去。儘管能源成本下降,但食品價格居高不下。
此外,薪資上漲凸顯出持續強勁的勞動市場,而聯準會希望看到它降溫。美國的失業率目前處於半個世紀以來的低檔,職缺眾多,表明市場對勞動力仍有很高的需求。
聯準會周三召開利率會議料將決議升息一碼,升幅較去年放緩。經濟學家普遍預期2023年會出現短暫的經濟衰退,之後聯準會將降息刺激成長。
克魯曼說,數據顯示美國經濟存在許多交叉趨勢,而數據往往滯後,這使得對當前情況的解讀比以往更難。他直言,「我們正處在非常混亂的時代,有很多未知數」。
古林查斯則表示,在經濟成長低於過去20年均值之際,今年的成長展望仍充滿挑戰;目前通膨才剛開始降溫,但核心物價可能會繼續居高不下。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