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美升息1碼 智庫:Fed打通膨決心不變市場樂觀恐釀風險

本文共1025字

經濟日報 記者葉卉軒/台北即時報導

台灣時間2月2日凌晨,美國聯準會貨幣政策決策會議(FOMC)一如市場預期,繼12月後再度放緩升息幅度至1碼,使聯邦基金利率升至4.5~4.75%。奇怪的是,在幾無亮點的會議聲明公布後,美股(道瓊)旋即下跌逾400點,之後卻大幅反彈,終場美國三大股指收高。對此,元大寶華今(2)日表示,聯準會打通膨決心不變,但市場逕自樂觀恐釀風險。

元大寶華示警,市場不應漠視的三個通膨風險,首先是「大退休潮」未解、超額儲蓄支撐,今年下半年有通膨再升溫風險;其二是市場持續地降息預期,恐帶來通膨自我實現的風險;第三則是忽略了地緣政治不確定性,或將再度重蹈覆輒。

推薦

元大寶華指出,根據去年11月聯準會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疫情造成自願或非自願的超額退休 (實際退休-預估退休),以及因疫情的超額死亡人數,合計約在350萬人,造成當前勞動參與率的缺口過半,約要到2024年底,大退休潮對勞動力減損的影響才會完全消失,這也代表了今年勞動市場降溫速度亦不會太快。

再者,超額儲蓄(excess savings)對消費的支撐力量,也是消費表現降溫緩慢,支持薪資成長與服務類通膨的主要因素。元大寶華根據與聯準會相同的估算方式計算儲蓄流量,推算出超額儲蓄對消費的支持力量在第 3 季才會耗盡的機率較高, 甚至會隨著經濟成長上修而往後延長。因此,鑑於結構性問題仍在今年持續提供薪資成長力量,使工資─物價螺 旋上漲的風險難除,在下半年基期效果淡化後,通膨有反彈的風險。

同時,元大寶華並用美債平衡通膨率 BEI(Break-even Inflation Rates)推算一年後的兩年期通膨預期,也就是市場在2024年1月預期2026年1月的通膨預期,該數據在去年隨通膨數據回落後逐步回降,但在今年1月卻逆勢反彈升至2.41%。也就是說,市場交易結果的2024年1月的兩年後通膨,仍高於聯準會在2025年末達成通膨目標的需求。換言之,即便2024年1月市場通膨預期也未回到2%路徑。元大寶華提醒,市場持續地降息預期,恐帶來通膨自我實現的風險。

此外,元大寶華還提到,過去幾年,地緣政治對市場的影響日增,而市場對地緣政治風險的敏感度也同步加劇,金融市場屢屢因為難以預估的地緣政治風險而震盪。如俄烏戰爭推升通膨、沙國與俄國大打價格戰造成原油期貨出現負油價,又或川普發起美中貿易戰、退出伊朗核協議等等。面對地緣政治動盪和全球再平衡,尤其在經濟未明確落底復甦的當下,即便情況看似往好的方向前進,也仍應戒慎恐懼。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大陸前駐日大使離任前求見岸田文雄遭拒 日媒:不尋常
下一篇
悼摩爾 張忠謀:半導體第一代共同奮鬥朋友所剩無幾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