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各大央行終於見到緊縮盡頭的光亮

本文共785字

經濟日報 編譯任中原/綜合外電

美、歐、英三大央行本周會議聲明及官員談話中,以不同的語調暗示很可能在今年稍晚同時暫停緊縮,使投資人大賭央行將更早停止升息,並降低對「最終」利率頂峰的預估水位,激發全球股市上漲,德國及美國公債殖利率下降。

各大央行本周都表示仍決心使信用情勢足夠緊縮,以確保通膨回降到2%目標,但已不再如去年一樣只聚焦於通膨風險。

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重申「通膨下降(disinflationary)」過程已經開始,並將升息幅度縮小到1碼。鮑爾表示,利率仍須再升;但如果經濟與通膨演變符合預期,則Fed可能只需要「兩度」升息各1碼,便達到能使通膨繼續下降所需的水準。

英格蘭銀行(Boe)在聲明中,雖表示在必要時將進一步升息,但卻拿掉了「強力的(forceful)」這個字眼;總裁貝利也表示,央行已經「看到通膨轉向的第一道信號」。

歐洲央行(ECB)可能距離暫停升息最遠。2日會議升息2碼後,總裁拉加德表示「決策委員會將維持現行路徑」,並明示3月會議將再升息2碼。她更指出,3月升息之後「並不意味利率已經到頂」。不過觀察家認為她並未直接表示將再升息,暗示緊縮立場已有所緩和。

加拿大央行上周升息1碼後,已率先表示接下來將「有條件暫停」升息,因為通膨已經轉向。

各大央行的聲明及發言,顯示央行體認到去年來的升息抗通膨行動逐漸接近尾聲;同時最新數據也顯示主要經濟體的韌性優於預期,衰退的風險下降,或只會有淺層衰退。

美國銀行(BofA)經濟學者強調,鮑爾重申「通膨下降」,意味著緊縮行動尚未傷及就業市場,而且工資升幅正在縮小;「這顯示Fed可能更加認為這種組合能持續更久,也可能覺得更有信心達成軟著陸」。

但國際貨幣基金(IMF)顧問阿德南警告,市場這種看法可能並不成熟,甚至產生反效果。他表示,金融情勢轉鬆,則「央行必須更下決心對抗通膨,並確保貨幣政策夠緊,高利率時間夠長,使通膨確定能夠重返目標」。

美、歐、英三大央行本周均舉行今年第一場利率決策會,市場認為不論是會後聲明或官員談...
美、歐、英三大央行本周均舉行今年第一場利率決策會,市場認為不論是會後聲明或官員談話,皆以不同的語調暗示很可能在今年稍晚暫停緊縮。 美聯社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與俄羅斯鋁業協會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
下一篇
美上季GDP增2.1% 但暗藏政府關門、罷工、能源成本等隱憂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