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466字
瑞銀集團(UBS)併購瑞信將額外一級資本(AT1)債券全額註銷,然而,瑞銀自己對這種高風險債券依賴度卻是最高。
根據彭博計算,AT1債券的規模相當於瑞銀最優質監管資本(即所謂普通股一級資本比率(CET1))的28% 左右,名列歐洲各大銀行之最。歐洲16家大銀行的平均曝險約為16%。
高盛分析師Chris Hallam在報告中寫道,「從資金的角度來看,如果AT1的融資成本極度上升,我們認為可能會出現銀行尋求用CET1取代AT1資本的情況」。
瑞信發行的160億瑞郎(172億美元)AT1債券全被註銷這種破天荒事件,帶給市場極大衝擊,而債券持有人認為股東應該最先承擔損失。歐盟和英國的監管機構周一已重申,在其管轄範圍內,股票承受損失順序應在債券之前。
AT1債券曾為銀行提供較便宜的增資方式,但過去幾天的事件完全顛覆了這一認知。
根據彭博匯整數據,歐洲大銀行的普通股權益資金成本目前平均為13.4%,這低於AT1債券的平均殖利率,AT1債殖利率在瑞信債券歸零事件後飆升至15.3%。根據彭博一項多貨幣指數,AT1債券2月初的殖利率為7.8%。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