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克魯曼:Fed應暫停升息

本文共998字

經濟日報 編譯湯淑君/綜合外電

美國聯準會(Fed)定台灣時間23日凌晨2時公布利率決策,在此之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撰文指出,鑒於大西洋兩岸銀行動盪危及經濟展望,前景變得更混沌不明,先前專注升息抗通膨的Fed如今應當暫停升息,以不變應萬變。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歐新社)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歐新社)
在科技業金融生態系扮演要角的矽谷銀行(SVB)遭擠兌,而被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接管,Signature Bank隨後倒下,第一共和銀行(FRB)也承受極大壓力。歐洲大銀行瑞士信貸陷入風雨飄搖,在瑞士當局安排下由瑞銀集團(UBS)收購。如今人人擔心下個地雷何時引爆。

克魯曼在紐約時報專欄撰文指出,回顧過往幾波重大金融危機,儲戶爭先恐後提領銀行存款,對經濟會造成「通膨降低」(disinflationary)的影響。「大蕭條」初期情況是如此,1980年代儲貸危機(S&L crisis)也抑制企業貸款,導致1990-1991那波經濟衰退。至於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就性質而言也是一波銀行擠兌,只不過危機集中在「影子銀行」而不是傳統存款機構,結果也是通膨下滑,並導致「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一波經濟沉淪。

一些評論員,尤其是幣圈人士,正發出大禍臨頭的警告,預言惡性通膨將至,美元也將崩盤。但克魯曼說,真相剛好相反:儲戶火速從中小型銀行提款後,傾向把錢轉存大銀行或停泊在貨幣市場基金。在風聲鶴唳下,受嚴格監管的大銀行須保有更多資本和流動性,貨幣市場基金也須符合嚴格的流動性要求,承作企業放款的意願更低,將導致授信銳減。

當前這波銀行業危機勢必也會拖累經濟,問題是衝擊會有多大、該不該因此調整政策的問題。高盛估計,這波銀行業動盪對經濟的衝擊,近似Fed升息1碼(0.25個百分點)到2碼;阿波羅管理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史洛克認為,對經濟的影響相當於升息1.5個百分點。無論誰估得較準,對經濟造成震撼的大方向很明確。

克魯曼說,近來經濟數據各說各話,Fed升息前路籠罩迷霧,駕馭貨幣政策方向盤的動作不宜過度激烈,否則可能緊縮過度而墜落衰退懸崖,或緊縮不夠而撞入通膨火堆。銀行業動盪只會使情況更撲朔迷離。

但基於衰退風險升高、通膨風險下降,克魯曼建議Fed暫停升息,直到通膨前景和銀行業動盪的影響更清楚再說。他也不贊成降息,不只因為時候未到,也可能流露「驚慌感」;但此時若執意升息會顯得Fed「冷酷無情」,也不妥當。


延伸閱讀

第一共和銀危機 增添Fed挑戰

向市場投降?象牙塔決策?Fed升息與否都會挨罵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手遊「模擬奴隸買賣」在巴西挨轟 Google下架滅火
下一篇
美國府會達成提高舉債上限協議 還須經國會通過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