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德國、歐盟新車碳排爭端 有解

提要

雙方達成協議 環保合成燃料納入零碳排架構 相關車輛被認定合規

本文共764字

經濟日報 編譯黃淑玲/綜合外電

德國就歐盟所提出、新車在2035年以前必須達到碳中和的里程碑級規範達成協議,化解了爭端,讓歐盟能推動實現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的雄心壯志。

德國政府說,柏林由歐盟獲得關鍵性的保證,亦即未來歐盟相關法規細節裡,會保留空間給所謂的環保合成燃料(e-fuel),成為零碳排架構的一環。如此一來,使用合成燃料的車輛,也能被認定符合零碳排條件。

德國交通部長魏辛25日發出新聞稿表示:「這為2035年以後新掛牌的內燃機引擎車輛,只會使用二氧化碳中和燃料,鋪好了路。」

在取得這項重大突破之前,歐盟執委會已經與德國政府談判了數周。

歐盟氣候執委提孟思推文說:「我們將儘快納進車輛的二氧化碳相關標準。」他表示,歐盟的執行部門也會快速跟進必要的法定步驟,以便有條文可將使用e-fuel的車輛歸類為碳中和車輛。

柏林與歐盟達成協議後,代表德國就將正式批准歐盟在去年10月達成的新車零碳排規定。

該規定是歐盟想要在2050年以前達成碳中和計畫的一大支柱。

本月德國針對此案的投票,本來預期會是個簡單平順的程序,結果魏辛所屬的親商政黨自民黨(FDP)跳出來阻撓。

投票原定最早在21日就要進行,如果德國支持,反對的國家就不足以形成關鍵少數來阻擋進度。

當時義大利也要求更多保證,例如使用生質燃料的車輛該被豁免。

義大利總理梅洛尼24日對媒體記者說:「對於中和技術的爭戰打贏了,這是承認生質燃料的前提。」「我們展現生質燃料也是零碳排,所以不必再去牽扯那些技術細節。只要任何達到目標的技術,都可以使用。」

德國關切的焦點其實已列入執委會的草案中,主要是提到會在諮詢有關各方的意見後,對合成燃料、再生電力、大氣層二氧化碳捕捉等定下規範。25日達成的協議,讓德國得到更多合成燃料規定細節。目前歐盟定下2026年要檢討車輛的零碳排進展,有些德國車廠覺得太晚。保時捷就讚揚了德國政府的立場。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加拿大全境414處野火肆虐 煙霧瀰漫美國天際
下一篇
失落十年 日本輪完換中國大陸?美冷眼坐等揀便宜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