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Tesla大砍成本 同業頭大

提要

市場猜測可能推更小、更便宜電動車款 拉開與競爭者差距 台廠供應鏈半觀望、半調整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最近制定新目標,未來幾年將讓下一代電動車生產成本削減50%。(路透)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最近制定新目標,未來幾年將讓下一代電動車生產成本削減50%。(路透)

本文共772字

經濟日報 編譯陳律安、記者邱馨儀/綜合報導

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最近制定新目標,未來幾年將讓下一代電動車生產成本削減50%。這將進一步擴大特斯拉的成本優勢,但也讓試圖追趕特斯拉的車廠更加頭痛。台廠供應鏈則是半觀望、半調整。觀望的是,業者指出,還是以獲利為最主要考量,至於調整,就是改變自家產品策略,未來不會只服務一家車廠。

分析師估算,相較於對手生產的電動車,特斯拉最暢銷的車型已擁有數千美元的成本優勢,而這些競爭者一直在努力縮小這方面的差距。

馬斯克日前說:「有一條明確的道路可以製造出一款…尺寸較小的車,生產成本和難度大約是Model 3的一半。」

這番說法重申了特斯拉在投資人日活動強調的一項目標。特斯拉高管計劃藉由結合垂直整合、工廠自動化、減少零部件等方式削減成本。

馬斯克沒有提到具體數字,也沒說明這款更小、更便宜的車何時亮相,他過去也曾定下雄心勃勃目標,卻都未實現。

但分析師表示,這些成本削減舉措,有助於特斯拉推出一款承諾已久、售價2.5萬美元的電動車,同時又不損及特斯拉領先業界的二位數百分比利潤率。

對於特斯拉的成本大砍策略,多家台廠業者暗暗叫苦,多數不願特別給予太多評論,僅表示,那就有賺再做吧。

業內表示,台廠這樣相對消極的態度,隱含尋求其他出路的契機,後續也可能引發供應鏈移轉效應,台鏈不再只為特定廠家服務。

業內人士評析,國際電動車廠已經進入「中美角力與百家爭鳴」的時代,進一步說,愈來愈多的電動車廠,其供應鏈需求也愈來愈多元,對於供應鏈業者來說,可以發展的空間也相當大,十步之內必有芳草,不必單戀一枝花,未來的供應鏈業者,不會單獨靠一家車廠。

馬斯克也正帶給傳統車廠壓力。投資人已在懷疑傳統車廠與特斯拉相競爭的能力。

Wolfe研究公司分析師拉奇在2月的一場會議,向福特執行長法利表示,在接受Wolfe調查的100名投資人中,92%認為傳統車廠的成本控制比不過特斯拉。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聚焦避險基金:量化私募人才爭奪;多家基金買入阿里;LME期銅遭做空
下一篇
全球製造業景氣 深陷低迷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