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蒙特內哥羅政局膠著 總統大選4/2第二輪投票

本文共773字

中央社 波德里查31日綜合外電報導

巴爾幹國家蒙特內哥羅4月2日將進行總統大選第二輪決選,36歲的政壇新星米拉托維奇有可能顛覆由現任總統朱卡諾維奇主宰長達數十年的政治版圖。

法新社報導,蒙特內哥羅政府去年8月因不信任案倒台以來,政局陷入數個月僵局,這次總統選舉結果將可能在6月11日國會大選舉行前決定權力平衡。

蒙特內哥羅的總統任期5年,大多扮演儀式性角色,主要政治權力掌握在總理手中。

第一輪總統選舉於3月19日舉行,61歲的現任總統朱卡諾維奇(Milo Djukanovic)拿下35%選票,擊退一批企圖撼動其政治舞台的對手。他的主要對手米拉托維奇(Jakov Milatovic)獲得29%選票。

然而,分析人士認為米拉托維奇擁有更大贏面,稱這位親歐洲的經濟學家可能會吸引大量選民,他們渴望推翻朱卡諾維奇及其領導的「社會主義者民主黨」(DPS)統治長達數十年的局面。

位於首都波德里查的政治分析家澤諾維奇(PredragZenovic)告訴法新社:「我們都知道,朱卡諾維奇倒台,就意味著在蒙特內哥羅擁有絕對權力的DPS倒台。」

2020年國會選舉後,當上經濟發展部長的米拉托維奇登上政治頭條,組成第一個不由DPS主導的聯合政府。

DPS在2020年國會選舉蒙受歷史性挫敗以來,一直處於不利地位。自那之後,蒙特內哥羅經歷兩次政府倒台,危機不斷。

1991年,前塞爾維亞強人米洛塞維奇(SlobodanMilosevic)扶植時年29歲的朱卡諾維奇當上蒙特內哥羅總理。隨著塞爾維亞在國際逐漸式微,朱卡諾維奇轉向西方,宣布與塞爾維亞斷絕關係,並主導蒙特內哥羅在2006年公投獨立。

在朱卡諾維奇和其政黨領導下,蒙特內哥羅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展開加入歐洲聯盟的談判,並與俄羅斯漸行漸遠。

然而,他的政黨也持續被貪腐和參與組織犯罪的指控所籠罩。這些指控均遭朱卡諾維奇否認。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徵求700名主管提早退休 夏普強調非裁員
下一篇
1分鐘看世界/航運巨擘達飛Q1淨利銳減 悲觀看待未來表現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