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2025字
彭博新能源財經發布的《2024年新能源市場長期展望報告》顯示,儘管時間緊迫,但全球仍可實現《巴黎協定》的主要目標——將全球溫升控制在遠低於攝氏2度的範圍內,並避免氣候變化帶來的最壞影響及實現這一目標所需的條件。報告指出,提高清潔技術和電力行業減碳的速度至關重要。
研究智庫彭博新能源財經發布的《2024年新能源市場長期展望報告》提出兩種更新後的氣候情景,即淨零情景(NZS)和基準情景經濟轉型情景(ETS),旨在為公共政策制定、國家氣候目標以及企業和金融機構的低碳轉型戰略提供參考。
報告中的淨零情景與將全球溫升控制在攝氏1.75度以內的67%可能性保持一致,認為對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的需求將達頂峰,並從2025年開始急速下降。電力、交通運輸業、工業和建築業將根據可用的技術減碳,以不同的速度轉型,但所有行業的排放量都將立即開始下降。這些短期進展歸功於清潔能源技術的快速推廣,特別是到2030年全球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增至三倍,新能源汽車的快速普及,以致於到2034年在全球全面淘汰燃油車銷售,以及在2030年之前碳捕捉技術、儲能和核能大規模推廣。
彭博新能源財經經濟性和建模主管兼本報告的主要作者David Hostert表示:「將氣候溫升控制在遠低於攝氏2度的路徑正在收窄。自我們上次更新全球情景以來的18個月間,能源轉型已經加速,但仍遠遠不足。本報告警示:如果要在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的目標,我們需要從現在就開始迅速減少排放量,而不是五年之後再做」。
與未採取進一步行動進行減碳的「未轉型」情景相比,電力行業減碳幾乎占目前至2050年期間可避免排放量的一半。終端用途行業(包括道路交通運輸業、建築業和工業)的電氣化占四分之一的減排量。剩餘四分之一的減排量所需解決方案的推廣最具挑戰性:航運業和航空業中的生物燃料;工業和交通運輸業中的氫;以及工業和電力行業中的碳捕捉與封存。
《新能源市場長期展望報告》還詳細描述了一種基準情景——經濟轉型情景。在該情景下,清潔能源技術僅在經濟性上具有成本競爭力、或由消費者選擇採用的情況下而加以應用,而政策並未進一步支持清潔技術。再生能源(尤其是光電和風電)的可負擔性,意味著它們得以迅速成長,到2030年占全球發電量的51%,然後到2050年占70%。全球電力系統正在轉型,變得更加靈活,以適應風電和光電的高滲透率。
彭博新能源財經首席能源系統建模師Ian Berryman表示:「若以小時計算的模型顯示,電力系統可以容納很高的風電和光電滲透率,而不會產生更高的成本。藉助智慧新能源汽車充電、電池儲能和靈活性電源,以廉價再生能源為基礎的系統將是未來最能負擔的電力系統」。
受惠於成本競爭力與傳統汽車相比不斷提高,新能源汽車在經濟轉型情景中的滲透率也很高。在清潔電力、新能源汽車和能效的共同推動下,2050年經濟轉型情景中的排放量僅為沒有這些技術情況下的一半,即較目前水平下降27%。這與實現淨零排放相去甚遠——也不符合《巴黎協定》目標,全球溫升達到攝氏2.6度—但這顯示,基於經濟和商業上成熟的技術,能源轉型能夠取得的進展程度。在這一情景中,化石燃料在電力、工業、交通運輸業和建築業仍發揮著重要作用,但天然氣需求成長溫和,而石油和煤炭需求將進入結構性下降期。
彭博新能源財經的能源經濟性主管Matthias Kimmel表示:「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車和儲能技術,已在大規模應用,在未來幾年還會進一步成長。這三種技術是最佳的選擇,可以幫助各國減少排放、增強能源安全,甚至降低目前的能源系統成本」。
彭博新能源財經加強對2024年版《新能源市場長期展望報告》的建模工作。分析現包括對12個國家和九個地區在兩種情景下的詳細建模結果,並顯示:
巴西、法國、英國、美國和澳洲目前的氣候計劃——國家自主貢獻(NDC)——與彭博新能源財經的淨零情景最為一致。
德國、韓國、日本和印度現有的NDC與經濟轉型情景相一致或表現更好,顯示它們有提高目標以與淨零情景保持一致的空間。
中國大陸、印度尼西亞和越南在其下一個NDC中提高目標的空間最大。這些國家目前的NDC甚至遜於經濟轉型情景。
該報告還揭示與全球低碳轉型有關的其他重要主題,包括:需要推廣九項關鍵技術,以按計劃實現淨零排放。這些技術為: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車、電池儲能、核能、碳捕捉與封存、氫、可持續航空燃料、熱泵和電力網絡。
更加深入地說明能源轉型中哪些領域低碳氫能發揮最大影響,以及哪些領域電氣化更有意義。這些技術如何結合使用和相互影響,以解決電力、交通運輸業、工業和建築業領域的減碳問題。實現經濟轉型情景和淨零情景所需的投資額(到 2050年全球投資額分別為181兆美元和215兆美元),以及為何這些估計值如出一轍(淨零情景中僅高出19%)。鑒於低碳技術通常比化石能源需要更多的土地,以及能源轉型、糧食生產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對土地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土地利用考量的重要性將需要加以權衡和共同優化。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