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959字
印度頗有直追中國大陸、成為MSCI新興市場指數中最大的股市之勢。但目前令全球投資人感到為難的是:印度股市雖旺但因價位偏高,投資風險也相當大。
印度上市公司股價、發行股票和獲利無一不漲,在MSCI新興市場指數中比重接近1/5,而中國大陸比重則從2020年逾40%下降到1/4。
英國金融時報(FT)引述投資人報導,MSCI預計下個月實施的MSCI指數調整,可能會把印度的權重提升至20%以上,超越台灣,僅次於中國大陸。
印中權重差距縮小,卻成為今年新興市場投資人面臨的最大問題:該將資金投入已經炙手可熱的印度市場,還是投入相對便宜但受到經濟放緩影響的大陸股市?
NinetyOne新興市場基金經理人 Varun Laijawalla說:「當今新興市場兩個已有共識的交易是做多印度,做空中國。這兩個市場之間價位差距是有史以來最大的。」印度股市按明年預測收益計算本益比有24倍,而中國大陸股市只有10倍。
金融時報指出,這樣的變化也凸顯了基準指數在新興市場的影響力,若非引導追蹤數十億美元被動資金流向,就是引導主動管理的經理人根據既定基準來調節曝險。
Federated Hermes的全球新興市場負責人Kunjal Gala說:「10或11年前,印度在指數的比重為6%到7%,現在已接近20%。」由於印度股票已經偏高,基準指數調整,對於像他們這樣的長期投資人或者更在意『安全邊際』價位的投資人來說,構成了有意思的兩難處境。」
Gala表示,他們目前對印度布局略低於指數,並不是因為他們從總經角度不看好印度,而是重視安全邊際,只有在股價被低估的時候才買進股票。
本地資金湧入股票型基金是一大關鍵。Laijawalla說,2016年至2020年間,平均每年淨流入股票的國內資金為120億美元。而在2021年至2023年間,每年流入資金已擴大到290億美元。
儘管這些資金動向和價位能否維持,令人深感懷疑,但同樣讓投資人陷入兩難的是,過去錯過印度股票的代價實在太大。
上市陸企的本益比這幾年已經下降,印度本益比卻不減反增,部分原因是受到散戶投資熱潮的推動。
M&G Investments基金經理人 Vikas Pershad說:「尤其在印度,按未來一年預測獲利計算的本益比是最無關緊要的財務指標。這就是為什麼過去20年來,投資人錯過了印度的回報。」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