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notice-title img

親愛的讀者您好:

經濟日報 LifeStyle品味 全新改版,推出精緻的生活情報,內容包括時尚、旅遊、藝文、珠寶、精品、遊艇、汽車、醇酒、手錶...等。

誠摯邀請您,在緊湊的行程之餘,試著放下待辦事項,和我們一同欣賞生活裡的美好事物。



不再通知
明天提醒

中國政府多管齊下挽救人口危機 青年還是不想生

本文共1036字

中央社 台北27日電

中國出現60年來首次人口負成長,當局頒布各種措施如財政補貼等優惠,試圖提高生育率,但是對未來感到悲觀幾乎是當前中國青年的共同哀愁,許多人已決定要成為家族的最後一代。

德國之聲(DW)今天報導,25歲居住在上海的Emma Li說,中國年輕人普遍對前途感到迷惘,也覺得生活壓力很大,生孩子只會增加生活的無奈。

推薦

Emma表示,中國出現60年來首次人口下降的消息並未改變她對婚姻或生小孩的想法,身旁許多朋友也不願依循上一輩的生育之道,何況現今的中國年輕人都受過高等教育,不容易被傳統的家庭觀念說服。

此外,中國高壓的生活方式和日常生活的壓力,也是造成年輕人對於成家深感卻步的原因。27歲住在北京的Cynthia Liu說,工時漫長加上工作不盡人意,低薪又遭逢通膨,中國的年輕一代無法撫養孩子。

她表示,因中國政府對書籍、電影甚至電子遊戲的嚴格審查,不知道如何確保孩子可享有快樂童年;基於同情心和責任感,「在很大程度上使我們相信不要把新的生命帶到這樣的世界裡」。

再者,過去3年疫情期間,中國政府的封城措施與加強對社會的管控,影響中國社會與民眾對未來的展望。26歲住在天津市的Adam Wang表示,過去3年各地反覆執行封城,導致許多人積蓄見底,以及失去生活的安全感。

他說,工廠和快遞平台無法為工人提供基本的福利,越來越多人爭相捧公務員的飯碗,因為青年失業率在疫情期間達到新高。

2022年12月,中國16歲至24歲的失業人數達2000萬,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22年7月中國的青年失業率高達19.9%。

Adam Wang表示,經濟前景的惡化使中國年輕人為生計而掙扎,與他年齡相仿的同儕根本沒有時間考慮結婚或生孩子,因為自己甚至都無法維持體面的生活方式。

目前若干中國城市承諾,補貼撫養3個孩子的家庭及鼓勵買房,但能否吸引年輕人成家仍是未知。

Cynthia Liu表示,深圳和濟南等富裕城市已承諾在3年內發補貼人民幣2萬元(約新台幣9萬元)給撫養3個孩子的家庭,但只有那些打算生更多孩子的人才會嘗試申請。

她說,不想生更多孩子的婦女有本事在6個月內,輕鬆進帳高於補助款的收入;富裕城市之外的其他地區,地方政府則不提供任何補貼,於是鼓勵民眾生養的措施淪為空洞口號的紙上談兵。

Emma Li表示,她熟識的未婚女性與親友都認為,中國政府沒有提供足夠的支持說服婦女生育,雖然中國生育率將續降,但不久的將來,中國年輕人的生活品質可望改善,因為他們有更多的資源可以花在自己身上。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4月1日起 大陸取消兩岸航線執行48小時內核酸檢測
下一篇
李強:陸經濟向好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