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267字
大連理工大學科技創新創業與產業轉型研究中心21日發布《中國研發經費報告(2022)》顯示,2022年中國大陸研發經費投入達人民幣3.08兆元(約新台幣13.7兆元),年增長10.4%,已連續七年保持兩位數增長,並首次突破人民幣3兆元(約新台幣13.7兆元)大關,其中,大陸東部地區研發經費投入佔全國64%至68%區間波動;中部與西部地區所佔比重基本維持在15%和13%左右。
北京/ 發布2022常住人口數 比前年底減少4萬人
北京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21日發布的《北京市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22年底,北京常住人口2,184.3萬人,比前年底減少4.3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912.8萬人,佔常住人口的比重為87.6%。
北京/ 深化京津冀海關合作 優化口岸營商環境
北京海關表示,將持續推進口岸營商環境建設,深化「京津冀」海關產業鏈供應鏈重點企業通關保通保暢機制,鞏固擴大重點企業名單範圍,助力京津冀形成相互促進的區域經濟發展,推動首都開放型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天津/ 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揭牌 提供普惠公共算力服務
位於天津市河北區的天津市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揭牌,並正式接入中國算力網,首批100P算力已滿載上線投入運營,為人工智能應用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等提供普惠公共算力服務,該中心是天津市河北區與華為公司合作案,已接入用戶339家。
河北/ 智能網聯巴士道路測試 可在複雜天氣路況安全行駛
河北雄安新區容東片區的智能網聯巴士正在進行投入運營前的道路測試,該款巴士具有自動駕駛功能,搭載多線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能夠對外部環境進行精確感知,依靠高精度地圖定位,車輛能實現複雜天氣及複雜城市路況下的安全行駛。
山東/ 發展海水淡化產業 補充當地水資源
山東省青島市積極發展海水淡化產業,通過興建海水淡化規模化應用基地、將淡化水接入市政管網等舉措,有效補充當地水資源,目前,青島海水淡化項目總規模超過每日30萬立方公尺,主城區居民生活用水近十分之一來自淡化海水。
武漢/ 服務外包企業數攀升 17年來增至7萬多家
第12屆中國國際服務外包交易博覽會(簡稱服博會)21日在武漢開幕,中國國際投資促進會會長馬秀紅介紹,自2006年啟動服務以來,陸服務外包企業數從約500家增至7萬多家,合約執行金額從13.8億美元增至2,522億美元(約新台幣1.1兆元)。
廣州/ 配合陸港旅客出行需求 增開跨境高鐵列車
大陸國鐵集團表示,為進一步滿足大陸與香港間旅客出行需求,從4月起,將逐步增開廣深港高鐵香港西九龍站與廣東省內跨境高鐵列車40列、與廣東省外的長途跨境高鐵列車22列,屆時每日跨境高鐵列車開行數量由目前的102列增至164列。
海口/ 消博會4月舉行 展品一體化通關縮短進場時間
第三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簡稱消博會)將於4月中旬在海南省海口市舉辦,海關21日表示,首批展品當日入境通關後運抵展會現場,貨物貨值14.9萬美元(約新台幣454萬元),展品採用「一體化」通關模式,縮短展品運至會場的時間。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